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小布什主义”及其对亚太安全格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11 08:40
【摘要】: 自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战略与克林顿时期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粗线条来看集中体现在“小布什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外交实践中,表现为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国家利益至上和保守的民族主义倾向。本文无意对上述“小布什主义”的亚概念进行基础性定义,而把着力点放在了给当前国际关系和地区局势尤其亚太局势造成的矛盾冲突的分析上。“小布什主义”的理念、体系和实践运作的明朗化和凝固化,为作者如下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证据和稳定的坐标,即从美国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政治结构人手揭示“小布什主义”的内在本质,并以此为切口对其亚太战略动向和原因进行定向解剖,进而探囊取物,以国家和跨国家集团为单位寻找亚太地区政治力量的分解组合方式并由此重构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新体制。 第一部分:“小布什主义”的内容和本质。“小布什主义”标志着美国外交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回归,其内容包括:谋求单极霸权的单边主义、国家利益至上、追求绝对安全、自由制度输出和重视地区大国的潜在威胁。 第二部分:小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动因。这部分论述了亚太的概念和小布什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以美日同盟为基础,控制和强化原有的同盟伙伴关系,通过与俄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立美国主导的亚太多元安全共同体;借反恐之机组建并领导反恐联盟,在中亚和南亚扩充势力范围;防止核扩散;发展NMD和TMD系统,强化其军事存在;拓展人权外交,推广美国的自由经济制度和价值观。 第三部分: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导致地区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调整。本部分从利益和需求角度人手,分析了亚太地区几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中俄美三角关系及其非对抗性、非零和性、非对称性特点。 第四部分: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对亚太安全格局的影响。“9.11”事件后,美国的《四年防务评审报告》显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已转向亚太;大国三角 关系和跨国集团主导了亚太格局的现状和未来;当前亚太安全格局呈现出层 级性和不稳定性,第一层为中俄美大三角主导型,第二层为五对次三角型,第 三层为各国和区域集团间的松散型。亚太格局在向地区多边主义和美国主导 下的一体化格局演变。 结论:总结上文,并就中国的亚太观提几点建议:中国的周边环境在恶化, 中国外交应变被动为主动,以地缘政治为主导,立足亚太,面向世界,参与合作 并承担责任,发挥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作用,以确保本国利益不受侵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D8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道云;“布什主义”与当前中国外交的应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郭恺源;布什主义初探[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1期

3 苏开华;布什主义持续化及其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4 萨本望;论“布什主义”[J];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刘靖华;海湾、“布什主义”与“世界新秩序”[J];西亚非洲;1991年04期

6 陈宝森;布什主义、战争与美国经济[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5期

7 王发恩;;“布什主义”走进历史[J];w

本文编号:2750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50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b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