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特色软权力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洁敏;;论软权力的基础、条件及其运用准则——兼与陈玉聃先生商榷[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3期
2 冯江;;软权力与中国的和平崛起[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国林霞;;中国软权力现状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谢晓娟;;从提升软权力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4期
5 葛明岩;;关于中国软权力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7期
6 刘志强;刘迎;;对“软权力”概念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8期
7 李辽宁;;近年来关于软权力问题研究现状综述[J];理论导刊;2007年10期
8 王蕾;;中国如何发展软权力[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9 王蕾;;看软权力视野下的中国崛起[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朱新光;苏萍;;中亚软权力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谷琳;霍滨;;浅议导入软权力塑造我国政府形象的必要性[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晓萍;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看大国软权力的获得[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来永红;美国软权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胜军;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软权力构建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陈嘉楠;我国政府管理中的软权力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耿宏;提升国家文化软权力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D];兰州大学;2009年
5 黎红霞;战后日本文化软权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怡;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软权力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7 安野;中国在非洲软权力问题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房桦;外交视阈下中国软权力的构建思路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9 李倩;软权力视角下的欧盟地中海政策评析[D];山东大学;2011年
10 任伟;关于应用软权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思考[D];湖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0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5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