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新安全观与防扩散政策

发布时间:2020-07-16 09:56
【摘要】:上个世纪末,中国领导人首次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在新安全观的宗旨和原则指导下,我国的防扩散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在对中国新安全观和中国防扩散政策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对二者单独的研究,没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实际上,新安全观与防扩散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中国的新安全观与防扩散问题是怎样有机结合的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安全观的理论研究,将该理论与防扩散政策的实践相结合,全面分析新安全观如何有效地指导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另外,对于防扩散政策,学术界的研究多是解释政府的立场,但从理论的高度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对防扩散和出口管制工作的深入研究,把这种实践上升至理论高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防扩散政策方向,另一方面希望能够丰富新安全观的政策内涵。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既与国际安全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关,也与中国对外开放有关,同时也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界提出新安全观念的回应。中国“新安全观”反应了在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与国间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的背景下,各国更重视依靠合作解决安全问题,立足于共赢保障安全。在新安全观的指导下,中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参与解决各类安全问题,为促进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在新安全观的指导下,中国针对国内外地区安全形势,提出了自己的防扩散政策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坚决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认为防扩散是改善国际安全环境的必要条件,世界各国应该维护目前国际防扩散机制的权威性,并努力寻求和平利用核能与搞好防扩散之间的平衡。中国主张通过政治、外交等和平手段实现防扩散目标。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反映了新安全观的宗旨和精神,有力地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与世界的和平。 在新安全观的精神指导下,中国不仅提出积极的防扩散政策,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充实政策的内涵。中国积极参加国际防扩散体制建设,积极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发展与国际多边出口控制组织的关系。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加和平解决防扩散领域热点问题。作为防扩散的具体手段,中国加强自身出口管制建设。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防扩散出口管制更加法制化和制度化。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秀伟;;论中国和平发展国际战略的理念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时永明;;不断充实发展的中国睦邻政策[J];领导之友;2011年06期

3 郭秀清;;我国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转变[J];理论探索;2011年05期

4 岳汉景;赵伟明;;伊拉克核活动与国际防核扩散难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陈向阳;;全球格局未来五年趋势[J];w

本文编号:2757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57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