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全球治理中的七国集团与非政府组织:二者关系及其影响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02:50
【摘要】:本文以七国集团与非政府组织各自的发展演变为基点,尝试运用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机制及其它相关的国际政治理论,通过对二者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梳理出八国集团与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试图解决如何在全球层次上建立治理模式的问题。 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使得国际政治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怎样才能寻求途径,尽力发挥全球化之有利于人类的一面,同时又使全球化所导致的问题和混乱得到有效的解决或者控制呢?在全球层次上实施一定程度的治理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在这样的前提下,全球治理问题被提上了了国际政治的研究议程。全球治理作为一个行为者自主自治的网络,它是由多中心多行为体多层次广泛参与共同形成的。在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时代,任何一个行为体都不能够凭借自身的力量达到全球治理的目的,如何实现建立在全球层次上的治理模式,七国集团和非政府组织彼此存在着不同的理念。 在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七国集团和非政府组织对全球治理模式都有各自的追求。作为一个最强大的富国俱乐部,七国集团参与全球治理的目的在于主导、控制全球化进程,力求利用自我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实力,向世界传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体价值观,通过大国合作的途径自上而下实现全球民主形式。而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平等、公正的价值理念,实现公共利益;它们通过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能够自由地表述和发表观点的方式,传播平等价值观念,通过凭借自身运作灵活,知识广泛的优势自下而上地在全球社会中实现普遍民主。 但要更好地发挥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解决全球性公共问题,非政府组织在自下而上达到普遍民主的目标时,必须要借助自上而下的扶持。也就是说,非政府组织能够在补充全球治理短缺的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能够为七国集团的全球治理提供更高的合法性。全球治理更需要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两者间的合作为世界上大多数人谋利益。建立并发展八国集团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合作伙伴关系,这对进一步发挥二者在全球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对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8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芳;;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利益表达和协调作用[J];前进;2011年08期

2 ;声音[J];南风窗;2011年15期

3 崔开云;;当下西方国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研究述评[J];理论参考;2011年06期

4 陈思瑶;;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何莉莉;;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6 胡晓;;合作与制衡:非政府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研究[J];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7 农江海;;浅谈政府对非政府组织行为的监管[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8 王云;;论非政府组织去行政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王云;;论非政府组织去行政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涛;;论非政府组织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雪莉;陈泽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以汶川地震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琦;;公共服务社会化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3 房广顺;杨路平;朱军杰;;附录(三) 省社科类社团赴德国考察报告[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4 牟春野;侯雷;;建立我国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机制研究[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立;顾建键;;德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独特经验及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张明军;吴新叶;;领导与服务:中国共产党对NGO的组织吸纳研究——以超越“国家-社会”范式的视角[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7 马立;;社区治理与建设和谐社区——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文隽;;草根非政府组织四种筹资方式的思考——走访贵阳市草根NGO有感[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湘林;;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王文;;浅谈加拿大的非政府组织[A];全国省区市物流社团组织座谈会资料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澎;加拿大非政府组织浅谈[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记者 徐振强;七国集团称有决心应付[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赵黎青 郭建平;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的兴起[N];学习时报;2002年

4 记者周悦;倡导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扶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记者董克伟;我国非政府组织作用显著增强[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新华社特稿;该让中国加入七国集团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张欣;七国集团下半年经济增速为1.5%[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记者 何浩锐;培育发展我区非政府组织[N];阿勒泰日报;2008年

9 苑基荣;国内的“减压阀”和外交中的“沉默伙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张扬;进一步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在人口领域的合作[N];中国人口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杜倩萍;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4 朱晓黎;宗教非政府组织与国家安全[D];复旦大学;2010年

5 甘锋;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刘东锋;非政府组织与理念全球化——卡内基伦理与国际事务委员会个案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张晖;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与人权保护[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沈中元;全球化下非政府组织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沈广;中国兽医协会建立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蔡丽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晓峰;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引导[D];山西大学;2010年

2 闫秀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裘旭东;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以信仰为基础的发展援助[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英;舟山市非政府组织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穆朝晖;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美卿;非政府组织民主参与的法治价值[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王伟;治理理念视角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文晓飞;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石洪国;中国当代非政府组织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嵩;泰国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8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58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