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中的七国集团与非政府组织:二者关系及其影响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8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芳;;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利益表达和协调作用[J];前进;2011年08期
2 ;声音[J];南风窗;2011年15期
3 崔开云;;当下西方国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研究述评[J];理论参考;2011年06期
4 陈思瑶;;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何莉莉;;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6 胡晓;;合作与制衡:非政府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关系研究[J];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7 农江海;;浅谈政府对非政府组织行为的监管[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5期
8 王云;;论非政府组织去行政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王云;;论非政府组织去行政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涛;;论非政府组织在民生建设中的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雪莉;陈泽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以汶川地震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琦;;公共服务社会化与非政府组织的发展[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3 房广顺;杨路平;朱军杰;;附录(三) 省社科类社团赴德国考察报告[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4 牟春野;侯雷;;建立我国非政府组织监督管理机制研究[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马立;顾建键;;德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独特经验及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张明军;吴新叶;;领导与服务:中国共产党对NGO的组织吸纳研究——以超越“国家-社会”范式的视角[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7 马立;;社区治理与建设和谐社区——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文隽;;草根非政府组织四种筹资方式的思考——走访贵阳市草根NGO有感[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湘林;;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王文;;浅谈加拿大的非政府组织[A];全国省区市物流社团组织座谈会资料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澎;加拿大非政府组织浅谈[N];人民政协报;2004年
2 记者 徐振强;七国集团称有决心应付[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赵黎青 郭建平;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的兴起[N];学习时报;2002年
4 记者周悦;倡导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扶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记者董克伟;我国非政府组织作用显著增强[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新华社特稿;该让中国加入七国集团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张欣;七国集团下半年经济增速为1.5%[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记者 何浩锐;培育发展我区非政府组织[N];阿勒泰日报;2008年
9 苑基荣;国内的“减压阀”和外交中的“沉默伙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张扬;进一步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在人口领域的合作[N];中国人口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杜倩萍;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4 朱晓黎;宗教非政府组织与国家安全[D];复旦大学;2010年
5 甘锋;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刘东锋;非政府组织与理念全球化——卡内基伦理与国际事务委员会个案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张晖;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与人权保护[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沈中元;全球化下非政府组织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沈广;中国兽医协会建立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蔡丽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晓峰;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引导[D];山西大学;2010年
2 闫秀芳;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裘旭东;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以信仰为基础的发展援助[D];复旦大学;2010年
4 张英;舟山市非政府组织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5 穆朝晖;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美卿;非政府组织民主参与的法治价值[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王伟;治理理念视角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文晓飞;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石洪国;中国当代非政府组织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嵩;泰国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参与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8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5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