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对外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启正;努力建设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J];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周庆安;;奥运会后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与不变[J];对外传播;2008年10期
3 王成;;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必须加强议程设置——基于国际舆论环境下的价值考察[J];新远见;2011年04期
4 吴建民;;对我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的看法和应对[J];中国记者;2011年07期
5 汤光鸿;;努力营造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J];红旗文稿;2005年07期
6 刘凡磊;;新论摘编[J];军事记者;2012年09期
7 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媒介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J];新闻记者;2005年08期
9 孟彦;;大力加强我军国际舆论环境建设[J];军事记者;2011年09期
10 毛百战;张宁;;以四个创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J];中国监察;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翼;;当代国际舆论环境对中国构建负责任大国角色的影响与对策[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2 过勇;;透明国际2004年清廉指数即将发布,中国得分维持不变[A];国情报告(第七卷 2004年(下))[C];2012年
3 冷家有;;加强基层行的思想政治工作[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范菁菁;;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策划[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5 郑泰奎;;从金融行业的特点出发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6 刘汉聪;;试论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A];中国水文化(2014年第2期)[C];2014年
7 吴思;曹敏;;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微博的有效运用分析[A];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第一辑)[C];2019年
8 汪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A];“决策论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7年
9 支红英;袁宇;;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与规律研究[A];中国水文化(2016年第4期 总第148期)[C];2016年
10 韩言才;;新时期黄河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研究[A];中国水文化(2016年第6期 总第150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小梅;浅谈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2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经贸党委书记、市外经贸委主任 朱晓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N];组织人事报;2000年
3 南京政治学院 邵青 刘芳;营造有利于军队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4 王泠一 杨征帆 整理;建设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李玉梅 陈国裕;努力创造更加有利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N];学习时报;2006年
6 刘普;为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汪伟;医大举行建设良好国际舆论环境报告会[N];天津日报;2005年
8 陈玮;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更好的国际舆论环境[N];杭州日报;2007年
9 ;加深了解 扩大交流 推动合作 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N];人民日报;2005年
10 王立文 吴学婵 白俊峰;努力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积极扩大天津知名度影响力[N];天津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湘明;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李俊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陈染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霍毅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李仲天;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际舆论调控[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6 胡林辉;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邹丽萍;毛泽东对外宣传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8 田丽;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9 张学凤;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蔡泉水;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世兵;当前我国对外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兴斌;我国国际舆论环境:现状、原因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梦媛;中俄战略伙伴语境下报业合作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4 魏含聿;新时期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对外传播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林剑贞;浅析公共外交在突发事件中的运用[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周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外广播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杜佩琴;加拿大公共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青岛大学;2013年
8 杨阳;我国公众外交中的新闻媒介运用探讨[D];暨南大学;2006年
9 刘姝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10 刘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9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5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