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同盟与东亚安全:一种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71.2;D83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秦;析东亚安全形势[J];国家安全通讯;1999年07期
2 陈寒溪;孙学峰;;东亚安全合作的现实与前景——观点的分歧及其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3期
3 秦永椿;东亚安全形势[J];和平与发展;1997年01期
4 胡文平;;“安全复合体理论”与东亚安全建构二题[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也白;克林顿政府东亚安全战略评析[J];和平与发展;1995年03期
6 丁奎松;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与东亚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8期
7 王屏;构筑合作共赢的东亚安全新秩序——“中日韩和平发展与安全保障高层会议”综述[J];日本学刊;2004年06期
8 彭鹏;;日美安保体制的嬗变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赵昕;;从国际关系心理学对比研究中日关系[J];学理论;2009年13期
10 邓力;陈瑶峰;;从现实主义角度浅析美国在东亚安全中的主导地位[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于迎丽;;东亚安全:模式的困境与出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朱芹;;周边大国在交叉承认韩朝问题上的博弈[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延坪岛,再次牵动东亚安全神经[N];新华日报;2010年
2 ;“韩国和美国好像是即将离婚的夫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王屏;合作互信保障东亚安全[N];人民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 郭凯;废止“对台关系法”是恢复东亚安全的必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5 王屏;构筑合作共赢的东亚安全新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原著] 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 本报编译 于景浩;韩国崛起的民族主义能否瓦解美韩同盟[N];世界报;2007年
7 记者 许钊颖;中国在地区事务中须保持谨慎和耐心[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郑洁;安倍访欧解释“前进方向”[N];东方早报;2007年
9 胡若愚;麻生来去匆匆,美日峰会相对低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商灏;南海又成热点 中国如何应对[N];华夏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治军;美韩同盟与东亚安全:一种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敏;中国崛起视角下的权力变迁与东亚安全架构[D];山东大学;2012年
3 陈波;李承晚政权与美韩同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奇琦;美韩核关系(1956年-2006年):对同盟矛盾性的个案考察[D];复旦大学;2008年
5 钮维敢;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慧来;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8 娄伟;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昕;东亚安全秩序转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崔志丹;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成因之比较(1945-1953)[D];延边大学;2010年
3 千美花;美韩同盟的新变化对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2年
4 李彩风;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的差异性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宏伟;冷战后东亚安全形势和对我国安全的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任志芳;美韩同盟——从冷战到新世纪[D];外交学院;2004年
8 童宇韬;观念在冷战后中美东亚安全互动中的作用与影响[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12年
9 邢继盛;国际格局转换时期的美韩同盟与中国的政策选择[D];外交学院;2003年
10 李智恒;国内政治与冷战后美韩同盟再定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73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7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