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边默契、信号表达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仲春;;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地区的战略平衡[J];新远见;2006年09期
2 李大鹏;刘顺胜;;21世纪的军事-战略平衡及新的影响因素[J];国防科技;2013年02期
3 邓美丽;;试析欧盟出台中亚新战略的动因及影响[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01期
4 时殷弘;;国家大战略理论论纲[J];国际观察;2007年05期
5 李升泉;;应对“发展摩擦”的战略选择[J];军工文化;2013年09期
6 时殷弘;中国对美外交和战略15年:演化过程、基本经验和尚存问题[J];国际观察;2004年02期
7 黄靖;;中国的战略选择[J];南风窗;2010年22期
8 郭隆隆;美国要跟谁保持“地区战略平衡”?[J];国际展望;2000年17期
9 罗时平,李莲英;解析中国的“战略机遇期”[J];求实;2003年10期
10 吴荷荷;;试论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敏雄 日本克劳塞维茨学会;美俄中战略平衡抑制世界大战爆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本报专稿 付土旺;谁动了美俄的战略平衡?[N];世界报;2007年
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任卫东;中国要实现亚太战略平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袁东;中国全球方略的战略平衡[N];上海证券报;2013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外交室主任、首席研究员 袁征;拜登访华:美国寻求战略平衡[N];法制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宋逊风;传统种子企业的战略转型[N];农民日报;2002年
7 ;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N];市场报;2004年
8 李升泉;应对“发展摩擦”的战略选择[N];学习时报;2013年
9 阿辉;日本是中国的绊脚石[N];世界报;2012年
10 孙慧;如何理清“管”与“理”[N];中国矿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锐;东亚体系转型与中国大战略[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吕歆;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战略选择[D];外交学院;2006年
2 陈明胜;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战略选择[D];郑州大学;2004年
3 景博;云南T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李海鹏;品牌战略下产品视觉特征的建构[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康佳捷;亚太安全关系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探析[D];暨南大学;2000年
6 刘莉;浅析中国制定和实施北极战略的必要性[D];吉林大学;2014年
7 李万里;论民族主义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77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7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