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冲突论”看中国国际传播的“软危机”
发布时间:2020-08-10 16:31
【摘要】: 一国的国际传播实力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传播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很大一部分起源于国家自身形象设计的能力,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际传播机构作为综合国力的支撑,中国的国际传播应该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捍卫中国国家利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一些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传播在构筑影响力与渗透力方面遭遇到了种种“壁垒”,这些“壁垒”既有中国传播物质基础不足的因素,但更多的来自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不足。依据特定的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解读,本文认为,亨氏所设想的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格局实质上可以归纳为两个理论前提和一个理论模型,两个理论前提是,核心文化的稳固性与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普世性。根据这两个理论前提,笔者首次用图例的方式勾画出了亨廷顿设想中的国际关系格局,既区隔不同国家的因素可以分为: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三要素依稳定性的强弱从内到外依次排列,此三要素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亲疏冷热,三要素越重合则两国越接近,分歧越大则国家间隔阂越深,本文研究认为,这一理论模型事实上也勾画出了影响跨文化传播及其效果要素之间的关系。依据这一理论模型,通过对中国国际传播机构的性质,体制,工作宗旨的分析,本文指出,中国国际传播当前面临着国家利益冲突,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化隔阂这三层“文明的藩篱”,要突破这三层“文明的藩篱”,需要对传播策略与传播内容进行改革,而更深层次的变革,则来自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与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820
本文编号:2788340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文胜;邱瑞根;黎雪源;;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巩固意识形态安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2 丁峰;;试论社区文化建设——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J];经济师;2008年10期
3 高宏强;;中国睦邻外交中软硬实力的构建角度[J];前沿;2008年04期
4 张锦文;;试论构建和强化中国的“软实力”[J];桂海论丛;2007年04期
5 陈正良;;增强中国“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J];江汉论坛;2008年02期
6 王继宣;;奥运成功举办与“软实力”提升[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刁生虎;陈志霞;;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价值[J];理论探索;2011年01期
8 韩纪民;;重视做好“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J];军事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9 成正;王龙国;;大陆“软实力”与“大陆形象”塑造[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周秀华;;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毅;从“文明冲突论”看中国国际传播的“软危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莉;彼得一世和他的改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刘志刚;韩国孔子学院项目开发及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代芬;韩国“文化立国”战略解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8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78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