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达尔富尔冲突:维和努力与中国的参与(2007-)

发布时间:2020-08-25 23:41
【摘要】: 达尔富尔冲突为解释介入国内冲突的复杂性以及联合国迫切需要向更高效解决国际事务的方向改革提供了切实证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在解决各种问题方面通常负有诠释的作用。结合这一案例,本文指出,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的这一规定存在重大缺陷。 解决国内冲突需要了解导致军事对抗的根本因素,当我们审视达尔富尔冲突时,像对战争现实影响的重视程度那样重视分析冲突起源与介入各方的不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因如此,众多战争理论习惯于分析国内冲突的本质与起因。中国的立场是鼓励以对话协商的方式作为缓解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的努力,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参与无疑验证了其对和平解决争端的承诺。故此本文在不干涉原则的背景下探讨这一立场。 引言 引言部分综述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本文前提基于《强硬外交政策与施加武力相对于维持一个低成本的解决办法,有可能使达尔富尔冲突相关各方立场更为强硬》一文,继而运用冲突理论对达尔富尔局势进行深度分析。 第一章苏丹的背景资料:理解达尔富尔冲突 苏丹自独立以来历经了冲突与局势动荡。第一章简要叙述苏丹形势,同时指出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的脆弱,这个国家自从1956年1月1日独立以来一直面临动荡局势,北部与南部之间爆发了两次内战,第二次苏丹内战结束于2005年,当时中央政府与苏丹南部反政府武装签订了全面和平协议,由于一个大国介入,使得交战双方达成协定成为可能,直到2011年公民投票决定北方与南方关系的命运。然而,达尔富尔冲突一直持续至今,并未因和平协议而得到解决。 反政府武装认为达尔富尔冲突的出现是由于该地区被中央政府所忽视,并希望政府系统的表现能够得到提升。 第二章达尔富尔维和行动的国际反应与中国的角色 国际社会在促进达尔富尔和平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国际各方包括联合国都参与了这些努力,尤其是通过维和行动。鉴于介入国内冲突的严重威胁,在联合国的维和并不是宪章中最初的内容。然而,随着后冷战时代国内冲突的增多,联合国宪章加入了第六章与第七章的内容,它们构成了联合国维和行为的依据,授权安理会推进国际社会和平。因此在2007年7月31日通过了安理会1769号决议批准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行动,尽管行动得以确立,仍需苏丹政府协助部署。 中国运用其影响力敦促苏丹政府采取积极步骤为达尔富尔地区和平做出努力。达尔富尔地区在历史上就是欠发达地区,当地居民经常因为稀少的适于放牧与耕种的肥沃土地而相互争斗,那里也经常遭遇毁灭性的干旱气候导致饥民问题。中国热诚地保证该地区的结构性发展能够实现,并在经常严重缺水的地区打了一些水井。另外我们要注意到的重要之处是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盟驻达尔富尔维和部队,中国维和人员的组成包括维和警察、军事观察员、工程人员与医疗单位。 第三章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与中国的不干涉政策 第三章在审视不干涉别国事务原则的同时对联合国宪章第七章进行批判分析,不干涉原则不只是中国所遵循的,也是联合国宪章的内容。不干涉原则是周恩来在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在解决国内冲突时,无论是国际社会的干涉抑或不干涉都经受了严重的考验与巨大的挑战。干涉没有给索马里带来和平,不干涉卢旺达招致了广泛谴责,这就使得国际社会在面对国内冲突问题时处于两难困境,形势也由于各国冲突本质上的变化而变得更加复杂。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一直倡导完善联合国体系以便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挑战。自产生以来,国际舞台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安全挑战,诸如恐怖主义与复杂的国内战争,联合国在应对这一问题方面并不十分成功,因此有必要提出一个符合实际的组织结构以更高效地适应当前形势。 联合国安理会在处理国际安全事务时具有一定权力,就国内冲突而言,安理会的权力与责任在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中得以阐述。然而,本文认为安理会在处理这样的实际问题时有过度使用权力之嫌,更值得注意的是安理会只是做决定,而没有在分派任务的决定做出之前去调查与验证当地局势的本质,故而不能为决策提供切实依据。因此,提出一种更广泛的运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822.341.2;D7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汉斯·科其勒,陈向阳;现代强权政治背景下的人道主义干涉[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09期

2 张秀三;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实质[J];东南亚研究;2001年03期

3 蔡文海;;论“人道主义干涉”的非法性[J];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4 丁恒星;;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时殷弘,沈志雄;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严格限制——一种侧重于伦理和法理的阐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08期

6 王剑虹;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思考——兼论“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贺鉴;“人道主义干涉”与冷战后美国的伊拉克政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8 罗观;刘波;;试析人道主义干涉的两难困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张静;王海燕;;“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杜杨;赵晓艳;;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思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永松;;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策略(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Swaran Singh;;China-India Relations—Reviving 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s Approach[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3 Charlene Barshefsky;;China's Reemergence and Role in World Trade[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北京论坛(2006)论文选集[C];2006年

4 ;Model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Horizontal Velocity Field in Mainland China[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1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2年

5 Martin Pérez Le-Fort;;Globalization and Historical Outline of Perceptions on China in the Chilean Academic Texts 1970-2000[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6 Seo Young Byun;;An Alternative View on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7 姜姝;;Green Development and China Energy Security——An Analysis based on PSR Mode[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Henry Wang;;The Challenges and Core Competencies for China-based Localization Companies[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Jae Ho CHUNG;;当前危机之后的东亚与中国(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10 ;Risk analysis of exotic species,coconut cadang-cadang viroid in China[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锦;Linux World China 2000大会侧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2 王叶;Chinamofile[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记者 童铭;China-sol网上大批发[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胡芳 方剑春 康琦;API China & INTERPHEX China 让制药的梦想飞……[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纷纷加盟IC China 2003[N];中国电子报;2002年

6 吴文斌 何悦东;苏丹北南实现和平 中国维护功不可没[N];人民日报;2011年

7 记者 刘兵;ChinaNet局部提速成功[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王湘江邋刘历彬;强调尽快部署混合维和部队[N];人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 姜兴华 特约记者 于鸿涛;牢记重托万里赴戎机[N];解放军报;2009年

10 张光政;神圣使命[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巴特(KEM SAMBATH);中国的“和谐世界”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2年

2 LAWANI Ajibike OmoIoIa(罗拉);中国高校国外留学生的适应状况和应对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如莎(Maroodza Rangarirai Gladys);中国与津巴布韦的关系:1980年以来双边合作关系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安菲;冷战后中非政治经济关系:中国对非洲的新型参与模式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奥自然(Ozren Djuric Mikusevic);渐行渐近:中欧友好关系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艾法姆(Ubi, Efem Nkam);中国对非洲的援助[D];吉林大学;2011年

7 诺迪拉;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和国内投资法规范的互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KO JAE WOOK(高在昱);建立韩中FTA过程中预期争议的焦点及其对应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玉玉;达尔富尔危机的原因及解决途径[D];外交学院;2009年

10 范劲松;中国英语考试行为准则制订:一项探索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提根(Morumbasi,Steven Kigen);达尔富尔冲突:维和努力与中国的参与(2007-)[D];吉林大学;2010年

2 浩索(Hounsou,Finagnon Andre);冷战后中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从非自愿参与到责任承担[D];吉林大学;2010年

3 周振兴(Lor Sovanney);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的中国与柬埔寨关系[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赛以提(Karimbekov Abdisait);中国和联合国环境项目合作:全球气候变化的案例研究(1992-)[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玉强;美国报纸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涉华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阿提亚(Ahmed Attiya);国际贸易法视角下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国际贸易关系(1978-)[D];吉林大学;2010年

7 姜锋;伊朗核问题中的中国外交政策[D];南京大学;2011年

8 HOUESSOU Armel Sedo Adjibade(惠苏(阿迈尔));[D];山东大学;2013年

9 南浩植(Nam Hosik);中国在边疆地区建设中的区域治理[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涂倩;论中美关系—展望奥巴马当政下的中美关系[D];外交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804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04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