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6:12
在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俄(苏)关系始终居于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俄国(苏)是中国的最大邻国,这一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决定了俄国(苏)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从50年代的中苏结盟到六七十年代的全面对抗,从80年代末的中苏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以来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经历风风雨雨的中俄(苏)关系终于迎来了两国历史上最稳定、最健康、最友好的一个时期。目前,中俄两国在双边、地区和国际领域中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在各个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空间,这是两国关系发展最强劲的动力。无论从抵制美国对中俄实行的战略遏制、拓宽各自的国际战略空间、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考虑,积极促进中俄关系的发展都应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然而,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现实利益的不同追求、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又使未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有鉴于此,笔者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进行回顾,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苏)外交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和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指导今后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苏)外交思想博大精深,是三代领导集体整个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非常薄弱。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苏)外交思想进行个案研究者比较少,而对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苏)外交思想进行系统比较研究者则尚未见到。为此,本文在占有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从中共对外关系史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首次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苏)外交思想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尝试弥补这一学术研究之不足。 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二、三部分分别就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苏)外交思想进行了史的考察,即系统阐明三代领导集体各自对俄(苏)外交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其内容。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即对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苏)外交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五部分则在前四部分的基础上,提炼出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有益启示。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82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对苏外交思想
(一) 坚持对苏“一边倒”和与苏结盟的思想
(二) 坚持独立自主,避免受苏联控制的思想
(三) 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反对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思想
(四) 坚决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构筑国际反苏统一战线的思想
二、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对苏外交思想
(一) 坚持以消除“三大障碍”为前提改善中苏关系的思想
(二) 尊重历史和现实,和平协商,合情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的思想
(三) “只握手,不拥抱”,不与苏联结盟的思想
(四)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中苏关系的思想
三、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外交思想
(一) 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思想
(二) 积极扩大中俄经贸交流,实现两国双赢的思想
(三) 通过“真诚合作,友好协商”,解决中俄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思想
(四) 致力于中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思想
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之比较
(一)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的相同点
(二)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的不同点
五、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的启示
(一) 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来发展两国关系
(二) 要将国家利益置于两国关系发展的首位,排除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干扰
(三) 要建立健全各种对话机制和协商机制,加强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四) 要登高望远,不断充实和完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
(五)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坚强的实力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有力后盾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31059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822.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对苏外交思想
(一) 坚持对苏“一边倒”和与苏结盟的思想
(二) 坚持独立自主,避免受苏联控制的思想
(三) 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反对美苏共同主宰世界的思想
(四) 坚决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构筑国际反苏统一战线的思想
二、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对苏外交思想
(一) 坚持以消除“三大障碍”为前提改善中苏关系的思想
(二) 尊重历史和现实,和平协商,合情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的思想
(三) “只握手,不拥抱”,不与苏联结盟的思想
(四)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中苏关系的思想
三、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对俄外交思想
(一) 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思想
(二) 积极扩大中俄经贸交流,实现两国双赢的思想
(三) 通过“真诚合作,友好协商”,解决中俄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思想
(四) 致力于中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思想
四、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之比较
(一)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的相同点
(二)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的不同点
五、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俄(苏)外交思想的启示
(一) 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来发展两国关系
(二) 要将国家利益置于两国关系发展的首位,排除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干扰
(三) 要建立健全各种对话机制和协商机制,加强两国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四) 要登高望远,不断充实和完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
(五)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坚强的实力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有力后盾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波港;建国后中国陆地领土争端的解决模式探析[D];青岛大学;2012年
2 李琳;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及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10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3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