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
【学位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D871.2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 克林顿政府对伊拉克的政策
(一) 伊拉克在美国全球霸权战略中的地位
(二) 克林顿政府对伊政策的主要内容
1 、通过实施经济制裁动摇萨达姆政权
2 、利用武器核查削弱伊拉克的军事力量
3 、通过设立“禁飞区”削弱伊政府的实际控制权
4 、对“政治促变”辅之以军事打击
二、 小布什政府对伊拉克的政策
(一) 借“反恐”调整对伊政策
(二) 小布什政府对伊政策的主要内容
1 政治上否认萨达姆政权的合法性
2 外交上积极谋求建立国际反伊联盟
3 推行内部颠覆活动与外部军事行动相呼应
4 发动对伊战争
三、 美国对伊政策的实质与后果
(一) 美国对伊政策的实质是新霸权主义
1 、“失败国家论”为美国推行新霸权主义制造借口
2 、“先发制人”是美国谋求单极霸权的军事战略
3 、“崇高使命论”是美国谋求单极霸权的文化战略
4 、争夺中东石油是美国谋求单极霸权的重要步骤
5 、美国的霸权主义是“虐俘事件”的根源
(二) 美国对伊政策的后果
1 导致伊拉克国内局势全面恶化
2 导致中东局势更加动荡
3 导致世界“反恐”形势更加严峻
4 导致世界多极化发展更加艰难
注 释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思远;;给战争一个理由[J];科技与企业;2003年03期
2 张琦慧;;维护世界和平,理性反对霸权——浅析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在我国经济方面的表现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1年21期
3 ;看世界:更多的视角,更大的视野[J];黄金时代;2011年01期
4 ;周边风云[J];南风窗;2011年15期
5 赵灵敏;;利比亚,下一个伊拉克?[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30期
6 王域霞;;再读塞缪尔·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有感[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姚荣;;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的中美关系[J];改革与开放;2011年18期
8 张琦慧;;维护世界和平,理性反对霸权[J];学周刊;2011年18期
9 沈德昌;;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双重发展趋势[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10 长鹰;;少年萨达姆[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光来;;为了实现哲学的协奏[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段忠桥;;当前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成果——戴维·哈维的《新帝国主义》及其意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陈淑仁;;论中国与欧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4 咸迪;孙安来;郑新江;;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伊战期间沙尘暴天气[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莫海鸿;房营光;;布比延岛土的工程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舒江;沙基昌;;海湾地面战争美伊双方攻防策略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7 朱光烈;;走向“复杂”的研究和写作[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爱冬;;人学视域中的和谐世界问题[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钱文华;;论中美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向[A];伟大的胜利,辉煌的成就——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论文集[C];1999年
10 卢毅;;浅析实务话语的视角与色彩[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代文明;美军“斯特赖克”旅败走伊拉克[N];中国国防报;2005年
2 本报驻阿布扎比记者 徐惠喜;伊拉克:繁荣与富裕在哪里?[N];经济日报;2005年
3 万刚;伊拉克:反美武装又掀袭击浪潮[N];中国国防报;2005年
4 陈晚宜;美国满世界为伊拉克招保安[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本报记者 彭宏;还政一年伊拉克[N];科技日报;2005年
6 艾伦·拉森 Alan P.Larson;伊拉克鲜为人知的事实[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7 杨文静、明金维;伊拉克前途应由伊人民决定[N];人民日报;2004年
8 杨晴川;美称无法确定从伊拉克撤军时间[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本报高级编辑 江上雨;人权高于主权:霸权主义的幌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记者 杨爱国 杨川;意将按期从伊拉克撤军 英报称美英拟削减兵力[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建斌;伊拉克Ahdab油田白垩系碳酸盐岩油藏描述与建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2 韩志斌;复兴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王联合;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4 BOUNOUA NADJAT(娜佳);是谁在中东制造混乱[D];外交学院;2007年
5 吴传华;中东领土与边界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6 田兵;义项的区分与描写[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7 王昕;全球化背景下海湾阿拉伯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赵建明;伊朗国家安全战略的动力学分析(1953-2007)[D];复旦大学;2007年
9 王桂英;中国石油环境分析和石油安全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邵亚楼;国际经济制裁:历史演进与理论探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论冷战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D];新疆大学;2004年
2 詹红兵;试析战后美国推进霸权主义金融外交的历程[D];外交学院;2010年
3 罗明;我国机电产品在伊拉克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王蕾;论美国霸权主义的延拓[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辉;浅析美国霸权主义的成因及其具体表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姚英菲;美伊战争及战后联合国走向分析[D];外交学院;2005年
7 梁琦;围绕伊拉克战争的欧美分歧[D];外交学院;2004年
8 白翠洁;IAEA在国际防核扩散中的作用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夏建平;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郭白晋;伊拉克对两伊河界争端态度与政策的演变(1921-1979)[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32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3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