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澳大利亚对印度尼西亚政策研究(1945-1967年)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861.1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一章 澳大利亚对印尼政策的形成(1945-1950)
第一节 政策形成背景
第二节 政策形成表现
第二章 澳大利亚对印尼政策的转变(1950-1965)
第一节 澳印(尼)双方政治立场的差异
第二节 印尼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第三节 地区安全问题与澳大利亚对印度尼西亚的压制政策
第三章 澳大利亚对印尼政策的调整(1965-1967)
第一节 政策调整原因
第二节 政策的调整表现及其影响
第四章 1945-1967年澳大利亚对印尼政策重点诠释
第一节 政策目标
第二节 影响澳大利亚对印度尼西亚政策的因素
余论:1967年以后澳大利亚对印尼政策的走向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苏;张秋生;;全球化进程中的澳大利亚民族文化问题探讨[J];东南亚纵横;2011年05期
2 刘延棠;;澳大利亚走向政治多元化[J];瞭望;2010年37期
3 吴磊;;多元文化主义视域中的澳大利亚民族政策思考[J];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4 谢士法;梁立营;;美国对缅甸政策的调整及其对中缅关系的潜在影响[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荣宁;;试论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及相关政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赵鸣文;;2010年俄美改善关系的动因及前景[J];和平与发展;2011年03期
7 王郦久;;俄罗斯的亚太战略新调整与中俄亚太安全合作[J];俄罗斯学刊;2011年02期
8 张健;;欧盟对北非、中东政策的走势[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4期
9 ;中国政务信息网媒体关注度测评[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20期
10 王顺达;;从价值观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看经济社会政策的价值引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保林;“近北”之行[D];苏州大学;2011年
2 蓝海涛;国际农业贸易制度与中国农业政策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尹永波;欧盟东扩及其经济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岳小颖;从“保障安全”到“提升地位”:对二战后澳大利亚追随美国的政策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许民;入世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苌凤水;确定政策去向程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吉新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8 羊文辉;投入品补贴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9 刘建民;外商投资税收激励与中国涉外税收政策调整[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彭青龙;“写回”帝国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姐;战后澳大利亚对印度尼西亚政策研究(1945-196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金凤;珍珠港事件后国民政府的政策调整[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魏丽娟;澳大利亚对美国不对称联盟关系的形成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莉珍;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金晓文;中国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与农业支持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祝仰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政府管理政策调整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张蜀豫;论近年来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的调整[D];新疆大学;2008年
8 沈媛;中国煤炭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李霞飞;WTO规则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李心瑞;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2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5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