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6:12
   “航行自由”行动是自卡特政府以来,美国一以贯之的外交政策,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挑战沿海国家的过度声索的军事行动。奥巴马执政时期,随着其“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出台,美国的南海政策成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开始以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插手南海事务。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频次增高、力度增强,中美两国在南海的利益冲突也日益凸显。特朗普政府在南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是出于其在南海海域的战略利益和军事利益的考量。南海政策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印太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而通过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来插手南海事务,可以起到巩固盟友关系、加强地区领导力、遏制中国崛起的作用。对于美国来说,南海具有极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南海海域是美国全球众多军事基地部署的重要枢纽核心,也处于保障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投射的重要位置。南海海域的畅通无阻,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因此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与其在南海的军事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实质,是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自身海上霸权。中国的崛起,使美国感到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受到了挑战。通过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炒热”南海问题的温度、拉拢东南亚国家,实质是迫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让步,将中国纳入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之中,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并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打着维护海洋法的旗号,在南海实施“航行自由”行动,并且与中国在海洋航行自由相关法律上存在分歧,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实质,是维护美国海洋霸权。特朗普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对中国的发展、地区局势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一方面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需要和平稳定的地区局势,特朗普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给地区局势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一带一路”的有效进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特朗普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加强了其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强化了对中国的海上封锁,对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不利于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会加剧地区局势的不稳定因素。未来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有向常态化发展的趋势,并且将会拉拢盟友国家和伙伴国家在南海巡航,使南海局势更加紧张。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关系到中国的安全与发展,对于特朗普政府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中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也担当起稳定地区局势的大国责任与义务。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87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4.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美国“航行自由”行动历史沿革
    1.1 从“海洋自由”到“航行自由”
    1.2 南海“航行自由”行动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实施
    2.1 加强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
    2.2 提升南海问题的“温度”
    2.3 拉拢盟友及域外国家在南海进行演习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原因和实质
    3.1 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原因
        3.1.1 支撑美国“印太战略”
        3.1.2 保障南海军事部署
        3.1.3 维护南海经济利益
    3.2 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实质
        3.2.1 遏制中国崛起
        3.2.2 维护海上霸权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影响
    4.1 对中国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1.1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4.1.2 对中国形成军事包围
    4.2 对地区局势带来不稳定因素
第五章 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趋势及对策
    5.1 特朗普政府南海“航行自由”行动趋势
    5.2 中国对南海“航行自由”行动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江宏春;;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及其政策演变[J];太平洋学报;2013年12期

2 曲升;;美国“航行自由计划”初探[J];美国研究;2013年01期

3 谭青山;;中国崛起与中美关系的走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4 邓凡;;美国干涉南海问题的政策趋势[J];太平洋学报;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2853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53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