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国外交思想和实践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D82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和平与发展思想之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时代主题的提出: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
(一) 和平与发展的两大判断
(二) 不当头、不扛旗的外交政策
(三) 国家利益至上观
(四) 高超的外交策略——"28字方针"
三、冷战后时代: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的继承与创新
(一) 江泽民对和平与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二) 胡锦涛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和平与发展思想得继承与创新
四、冷战后初期:中国和平与发展思想的周边与大国外交实践
(一) 苏东巨变后的周边外交调整
(二) 90年代初的对日外交调整
(三) 90年代初的对俄外交调整
(四) 90年代初的对美外交调整
五、新世纪:中国和平与发展思想外交的新实践
(一)、中国的国际新秩序观
(二) 政治多级化战略
(三) 周边外交战略新思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闯;试论邓小平外交思想与中国国际环境[J];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李君如;和平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发展的起点[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02期
3 刘剑华,孙宏根;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理论初探[J];理论与改革;1996年06期
4 刘剑华,孙宏根;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与国际环境的理论初探[J];理论学习月刊;1997年02期
5 鲁志美,吴胜君;试论邓小平对世纪之交中国国际环境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李战生;论我党周边外交思想的创新与发展[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年05期
7 冯江源,刘月华;冷战后国际环境及其历史性变革[J];学术探索;2003年12期
8 黄仁伟;论邓小平关于保持国际环境稳定的战略与策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年01期
9 王金辉;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性[J];世纪桥;2000年05期
10 王明远;论邓小平外交理论与良好国际环境的建立[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嵘;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理论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晓丽;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甘锋;全球治理视野中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常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经济外交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吴功荣;中美外交思想传统的比较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罗珍;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知识界外交思想研究-1931-1945[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肖娴;1949-1966年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和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鹏飞;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闫向莉;从文明交往的角度看尼赫鲁外交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12年
10 屠春友;邓小平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斌;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国外交思想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GANERDENE LKHAGVAERDENE(珍妮);冷战后蒙俄关系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3 郑瑜;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狄良川;论邓小平外交思想在我国国际战略中的应用与发展[D];宁夏大学;2005年
5 张可;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6 李怡萱;国际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析[D];青岛大学;2018年
7 汪毕文;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华亲和式合作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8 董亮;国际环境机制与可持续安全的建构[D];辽宁大学;2012年
9 刘婷婷;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10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8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58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