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印地缘关系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7:37
   中国和印度两国存在着天然的地缘关系,两国间的边界线长达约1700公里。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和印度都在崛起。两国之间既存在竞争,又有着巨大的合作领域与空间。目前中印两国关系总体态势是良好的,但是要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仍然有一些历史和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今后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不仅关系到两国边界局势的稳定和各自经济建设的进程,还影响着2l世纪整个亚洲地区的战略态势以及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目前在两国关系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可贵成果。然而在中、印两国已相继崛起并向世界大国迈进的情形下,中印两国关系将会如何发展,中国应采取什么对策发展对印关系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由于两国之间天然的地缘关系,深入探讨两国地缘关系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影响两国地缘关系的因素,并对今后发展对印关系提出比较全面、系统的对策和建议,是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地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关系多个角度来对中印两国关系进行研究,明确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地缘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意义,进而揭示制约两国地缘关系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并对中印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旨在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82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地缘学说概述
    (二) 研究背景与依据
    (三) 研究意义与现状
二、中印地缘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 中印地缘政治及地缘军事关系的重要意义
        1 、两国关系与我国的国家安全
        2 、两国关系与我国的民族地区的稳定
        3 、两国关系与亚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二) 中印地缘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
        1 、两国的贸易合作及其意义
        2 、两国的能源合作及其意义
        3 、两国的科技合作及其意义
    (三) 中印地缘文化关系的重要意义
三、制约中印地缘关系发展的因素
    (一) 历史遗留问题
        1 、两国边界领土争端
        2 、印度对西藏以及达赖集团的双重态度
    (二) 观念问题以及交流与了解的缺乏
        1 、印度的“中国安全威胁论”问题
        2、印度的“中国经济威胁论”问题
        3 、中印两国交流与了解的缺乏
    (三) 两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影响
        1 、美印关系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2 、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关系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3 、印度与东盟以及日本等亚太国家的关系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四) 中印共同崛起所带来的竞争与碰撞
        1 、中印在政治、经济、军事、能源领域存在竞争
        2 、印度崛起过程中的称霸政策与中国战略利益的碰撞
四、发展中印地缘关系的对策研究
    (一) 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 、妥善解决中印边界争端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关键
        2 、妥善处理达赖的问题以及“西藏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 深化双方经济领域的合作
        1 、进一步发展中印贸易合作
        2 、积极推进中印能源合作
        3 、大力开展中印科技合作
    (三) 发展双方政治以及军事领域的合作
        1 、扩大中印两国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
        2 、进一步开展中印两国军事合作
    (四) 发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五) 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1、 协调中国、印度、美国之间的关系
        2 、协调中国、印度、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3 、协调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
        4 、协调中国、印度、东盟及日本等亚太国家之间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聚芹;苑英科;;马克思对社会发展“尺度纠结”的科学化解及当代启示——以东方社会中、印、俄大国崛起为视角[J];理论探讨;2011年04期

2 沈丁立;;发展新世纪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战略关系[J];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02期

3 黄怡;;老鼠进驻印度圣庙[J];黄金时代;2009年08期

4 ;综合视角[J];现代舰船;2011年10期

5 熊志坚;;国际贸易保函之欺诈与反欺诈[J];进出口经理人;2011年07期

6 董璐婷;李成桦;;浅议中国的国际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7 益多;;达赖在印度忙些什么[J];统一论坛;2011年03期

8 郭宇宽;;警惕压榨型的劳动力供给模式[J];理论学习;2011年08期

9 刘洪波;;“我行贿了”为什么这样红[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0期

10 黄明生;;“器官移植旅行团”的血腥交易[J];世界博览;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绍坚;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3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5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10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林瑞;印度的大国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6年

2 李杰;中国、印度软件产业国家创新系统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任慧琴;冷战后印度的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培培;中印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5 钟声;现代中印农业发展模式比较[D];湘潭大学;2005年

6 李娟;福特基金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韦春卉;中印两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周任;中印在石油供给来源上的竞争态势与合作倾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新华;中国和印度纺织工业的比较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3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63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