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地缘关系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82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地缘学说概述
(二) 研究背景与依据
(三) 研究意义与现状
二、中印地缘关系的重要意义
(一) 中印地缘政治及地缘军事关系的重要意义
1 、两国关系与我国的国家安全
2 、两国关系与我国的民族地区的稳定
3 、两国关系与亚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二) 中印地缘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
1 、两国的贸易合作及其意义
2 、两国的能源合作及其意义
3 、两国的科技合作及其意义
(三) 中印地缘文化关系的重要意义
三、制约中印地缘关系发展的因素
(一) 历史遗留问题
1 、两国边界领土争端
2 、印度对西藏以及达赖集团的双重态度
(二) 观念问题以及交流与了解的缺乏
1 、印度的“中国安全威胁论”问题
2、印度的“中国经济威胁论”问题
3 、中印两国交流与了解的缺乏
(三) 两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影响
1 、美印关系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2 、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的关系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3 、印度与东盟以及日本等亚太国家的关系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四) 中印共同崛起所带来的竞争与碰撞
1 、中印在政治、经济、军事、能源领域存在竞争
2 、印度崛起过程中的称霸政策与中国战略利益的碰撞
四、发展中印地缘关系的对策研究
(一) 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 、妥善解决中印边界争端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关键
2 、妥善处理达赖的问题以及“西藏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 深化双方经济领域的合作
1 、进一步发展中印贸易合作
2 、积极推进中印能源合作
3 、大力开展中印科技合作
(三) 发展双方政治以及军事领域的合作
1 、扩大中印两国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
2 、进一步开展中印两国军事合作
(四) 发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五) 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1、 协调中国、印度、美国之间的关系
2 、协调中国、印度、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3 、协调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
4 、协调中国、印度、东盟及日本等亚太国家之间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聚芹;苑英科;;马克思对社会发展“尺度纠结”的科学化解及当代启示——以东方社会中、印、俄大国崛起为视角[J];理论探讨;2011年04期
2 沈丁立;;发展新世纪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战略关系[J];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02期
3 黄怡;;老鼠进驻印度圣庙[J];黄金时代;2009年08期
4 ;综合视角[J];现代舰船;2011年10期
5 熊志坚;;国际贸易保函之欺诈与反欺诈[J];进出口经理人;2011年07期
6 董璐婷;李成桦;;浅议中国的国际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7 益多;;达赖在印度忙些什么[J];统一论坛;2011年03期
8 郭宇宽;;警惕压榨型的劳动力供给模式[J];理论学习;2011年08期
9 刘洪波;;“我行贿了”为什么这样红[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0期
10 黄明生;;“器官移植旅行团”的血腥交易[J];世界博览;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绍坚;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孙琛;中国水产品市场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3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5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心宇;中国控股公司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巫晓燕;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写实油画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10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林瑞;印度的大国战略及对我国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6年
2 李杰;中国、印度软件产业国家创新系统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任慧琴;冷战后印度的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培培;中印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5 钟声;现代中印农业发展模式比较[D];湘潭大学;2005年
6 李娟;福特基金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韦春卉;中印两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周任;中印在石油供给来源上的竞争态势与合作倾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新华;中国和印度纺织工业的比较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3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6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