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克林顿政府对俄价值观外交分析
【学位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87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美国对俄价值观外交的表现
(一) 克林顿政府对俄罗斯内政的干涉
(二) 克林顿政府对俄经济的援助
(三) 克林顿政府对俄关系中的安全政策
二、美国对俄价值观外交原因分析
(一) 戈尔巴乔夫改革为克林顿价值观外交提供了条件
(二) 国际格局变化为美国价值观外交提出了方便
(三) 输出自由、民主的传统为美国价值观外交提供了支持
(四) 对俄价值观外交是美国的战略考虑
三、美国对俄罗斯政策的未来走向
(一) 促进俄罗斯国内的“自由”“民主”的发展
(二) 在地缘政治上继续排挤俄罗斯
(三) 继续对俄的接触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希钺;美俄关系的变化趋势[J];国际观察;1996年04期
2 黄泳;从布什-叶利钦会晤看美俄关系[J];瞭望;1992年Z1期
3 谭东白;美俄关系中的裂痕在加深[J];瞭望;1994年49期
4 钱春元;美俄关系的新变化及其走向[J];现代国际关系;1994年08期
5 石凤军,吴鑫,李有升;美俄关系:幻想破灭后的争斗[J];国防;1997年01期
6 吕其昌;科索沃危机后的美俄关系[J];了望;1999年16期
7 张征东;;美俄关系阴云难散[J];瞭望;2008年Z1期
8 邢玉春;美俄关系与北约的战略调整[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4期
9 ;美俄关系研讨会纪要[J];现代国际关系;1994年12期
10 郭隆隆;;再议美俄关系[J];国际展望;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玉山;博弈与互动:后冷战时期中、美、越三边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常欣欣;后冷战时期的和平[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张友国;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谭世坪;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与美台关系[D];暨南大学;2005年
5 张贵洪;超越均势[D];复旦大学;2004年
6 林岩;全球化中的他者—后冷战时期西方媒体中的中国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徐辉;从波斯湾到朝鲜半岛:后冷战时期美国危机管理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郑毅;冷战后的美国对俄政策:从老布什到克林顿[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李延长;后冷战时期俄罗斯的中东政策与个案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沈惠平;美国民族主义对当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凯;美国克林顿政府对俄价值观外交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2 朱恪川;南奥塞梯事件后美俄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D];山东大学;2010年
3 石国林;奥巴马政府对俄关系的调整[D];青岛大学;2011年
4 孙敬鑫;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对俄政策的变化[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黄博卿;美俄关系变迁中的核军控与裁军——从缓和到重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敏伦;后冷战时期美国霸权政策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梁玉春;后冷战时期影响新疆稳定的国际因素及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曹晓晨;“民族自决”原则在俄罗斯政治解决车臣问题中的困境[D];外交学院;2005年
9 鲁霞;后冷战时期美国民主制度输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洪安;俄美“新冷战”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7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6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