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D871.2;C912.2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价值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关于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领域的研究
(二) 国外关于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领域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
第二节 对外援助的概念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与对外援助的交集
第二章 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概述
第一节 美国非政府组织概述
一、美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历史
二、美国非政府组织介绍
三、美国参与对外援助的主要非政府组织
第二节 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介绍
一、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的发展演变
二、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的特征
三、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的领域和地域
四、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的方式和渠道
五、美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对外援助实例分析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的主要影响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的积极影响
一、对援助本身影响
二、对受援国的影响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的消极影响
一、对援助本身影响
二、对援助国的影响
第三节 关于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影响的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提供真诚无私援助 推动和谐世界建设[J];中国经贸;2010年08期
2 韩庆娜;;从“输血”到“造血”:中国对外援助的理性转型[J];国际援助;2015年01期
3 ;推行对外援助的新方式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1996年02期
4 俞大伟;马振东;冯强;;中国体育对外援助与受援国合作共赢的互益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年08期
5 罗会钧;黄梦佳;;美国对非洲援助研究[J];学理论;2015年25期
6 李云龙;赵长峰;;从“无偿”到“互利”:中国对外援助的转型[J];开封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张中祥;;中国对外援助为什么会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03期
8 张才圣;陈友庚;;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解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9 王成安;中国对外援助工作在改革中前进[J];国际经济合作;1994年02期
10 赵洋;;形形色色的国际援助[J];百科知识;2010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莹;软实力视角下冷战后中国、美国和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2 王新影;欧盟对外援助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张郁慧;中国对外援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桑颖;美国对外援助中的私人志愿组织[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魏雪梅;冷战后中美对非洲援助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陈默;中国援助的非洲模式及其对非洲发展影响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张悦;发展经验的嵌入:援助实践的叙事[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8 崔巍;1961年以来美国政府资助民间志愿组织的政策演进研究[D];外交学院;2016年
9 苑全玺;IMF援助效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10 贺光辉;美日对外援助之比较[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梦媛;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外援助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2 陈小丽;受援国的对外援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郑杜;冷战后中美对外援助的比较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艳玲;冷战后欧盟与美国对外援助比较[D];外交学院;2009年
5 李振兴;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黄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7 王琴;邓小平对外援助思想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8 刘京;我国体育对外援助教练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9 冯莉;对外援助与贸易、投资的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10 许梁;我国对外援助项目的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75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287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