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 ——中国与东盟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7 00:12
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的关系是地区主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分野,我们可以建立三种理论假设模式,即现实主义的霸权提供模式、自由主义的制度选择模式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建构模式。现实主义的霸权提供模式揭示了地区规范生成的权力背景,指出正是霸权国家的权力提供了作为公共产品的地区规范,以实现其霸权护持的根本目的。自由主义的制度选择模式认为制度是出于国际关系现实发展的需求,并不必然与一个大国的权力相联系,其在霸权之后仍然能够独立发挥作用,以减少国家间合作的障碍。建构主义的文化建构模式认为,国家在社会性互动中形成的地区合作观念是地区规范建设的根本动力,观念的分配影响着国家的身份变化和利益构成。因此大国在地区规范的生成、发展、扩散、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建构性的作用。大国的战略选择决定着地区规范的形式和发展。东亚地区规范还在孕育之中,受到了美、日、俄、中等大国战略选择的深刻影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东盟规范具有了独特地区特征,构成东亚地区规范建设的基础。但是美、日、俄对东盟战略带有现实主义的霸权选择和自由主义的制度选择特征。中国对东盟战略也经历了从怀疑敌视、对话合作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性发...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的三种理论模式
第一节 现实主义:霸权提供模式
第二节 自由主义:制度选择模式
第三节 建构主义:文化建构模式
第三章东盟规范与大国战略选择
第一节 东盟规范的内涵、特质与价值
第二节 美、日、俄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中国的战略选择
第四章 政治安全领域合作
第一节 东盟地区论坛
第二节 南海问题
第三节 非传统安全
第五章 经济贸易领域合作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二节 金融货币领域合作
第三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
第六章 社会文化领域合作
第一节 社会网络与文化共性
第二节 共同应对地区社会危机
第三节 功能领域合作
第七章结论
第一节 论文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
第三节 论文的局限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安全理念——试析中国新安全观的时代特色与理论创新[J]. 孔凡河,马倩. 太平洋学报. 2005(12)
[2]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和美国的作用[J]. 秦亚青.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06)
[3]呼唤新地区主义研究的中国视角[J]. 耿协峰. 教学与研究. 2005(11)
[4]论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J]. 陆建人. 当代亚太. 2005(10)
[5]霸权之翼: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J]. 门洪华. 开放导报. 2005(05)
[6]新安全观实践:中国的建立信任措施政策及其影响[J]. 陈寒溪.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05)
[7]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J]. 门洪华. 美国研究. 2005(03)
[8]如何认识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J]. 张蕴岭. 当代亚太. 2005(08)
[9]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J]. 门洪华. 开放导报. 2005(03)
[10]论“非传统安全”——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思路[J]. 王逸舟. 学习与探索. 2005(03)
本文编号:3021318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大国权力与地区规范的三种理论模式
第一节 现实主义:霸权提供模式
第二节 自由主义:制度选择模式
第三节 建构主义:文化建构模式
第三章东盟规范与大国战略选择
第一节 东盟规范的内涵、特质与价值
第二节 美、日、俄的战略选择
第三节 中国的战略选择
第四章 政治安全领域合作
第一节 东盟地区论坛
第二节 南海问题
第三节 非传统安全
第五章 经济贸易领域合作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二节 金融货币领域合作
第三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
第六章 社会文化领域合作
第一节 社会网络与文化共性
第二节 共同应对地区社会危机
第三节 功能领域合作
第七章结论
第一节 论文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
第三节 论文的局限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安全理念——试析中国新安全观的时代特色与理论创新[J]. 孔凡河,马倩. 太平洋学报. 2005(12)
[2]东亚共同体建设进程和美国的作用[J]. 秦亚青.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5(06)
[3]呼唤新地区主义研究的中国视角[J]. 耿协峰. 教学与研究. 2005(11)
[4]论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J]. 陆建人. 当代亚太. 2005(10)
[5]霸权之翼: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J]. 门洪华. 开放导报. 2005(05)
[6]新安全观实践:中国的建立信任措施政策及其影响[J]. 陈寒溪.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05)
[7]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J]. 门洪华. 美国研究. 2005(03)
[8]如何认识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J]. 张蕴岭. 当代亚太. 2005(08)
[9]国家主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兼论中国大战略的谋划[J]. 门洪华. 开放导报. 2005(03)
[10]论“非传统安全”——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分析思路[J]. 王逸舟. 学习与探索. 2005(03)
本文编号:3021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02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