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权力政治因素对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绩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8 18:03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取代“信誉不佳”的人权委员会被认为是全球人权事业的一大进步,表明人权将与安全和发展一道成为联合国的三大支柱。尽管人权理事会与人权委员会在成员数量、选举方式和机构归属方面,在任期、会期、职权和席位分配方面,都存在不同,且成立的国际政治背景也有诸多方面的不同,然而二者却一样都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以主权国家为主要的载体和行为体的权力政治左右下展开其运作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制度设计及其日常运作能否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现实正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学术命题。本文认为人权理事会的制度设计是权力政治的产物,因此以权力政治因素作为主要的分析变量,从人权理事会制度的两个层面,即制度设计层面和日常工作层面,对人权理事会的绩效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联合国这个“世界官场”中的权力政治底蕴的理解。分析发现:在权力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制度设计的结果使得人权理事会的设立偏离了其制度设计的初衷,成员国产生机制中的低门槛使得出现了“人权不良记录”国家审查“民主国家”,评审标准相对降低,人权理事会的权威和效能大大降低;而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关于议事程序中“特别会议...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论文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使命与日常工作内容
    第一节 人权理事会的使命
    第二节 人权理事会的日常工作内容
第二章 制度设计层面的权力政治因素对人权理事会绩效的影响
    第一节 人权理事会制度设计过程中的权力政治因素
    第二节 人权理事会成员国产生机制中的权力政治因素
第三章 日常工作层面的权力政治因素对人权理事会绩效的影响
    第一节 人权理事会日常议事过程中的权力政治因素
    第二节 全球人权定期普查工作中的权力政治因素
第四章 通过比较研究探索改进人权理事会绩效的途径
    第一节 人权理事会与联合国其他人权机制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人权理事会与非政府人权机制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人权理事会与区域人权机制的比较研究
结束语
    一、初步的结论
    二、相关的若干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力政治在构建欧洲政治秩序中的作用分析[J]. 夏春晖.  法制与社会. 2008(36)
[2]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工作机制及其发展[J]. 刘佳佳.  人权. 2008(05)
[3]普遍定期审议:联合国人权监督机制的新发展[J]. 江国青.  人权. 2008(04)
[4]现实主义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权力观之比较分析——兼谈不同权力观对当代国际格局的不同理解[J]. 叶江,殷翔.  国际政治研究. 2008(01)
[5]政治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探析[J]. 章兴鸣.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7(06)
[6]联合国人权领域改革及其影响[J]. 邱桂荣.  现代国际关系. 2007(07)
[7]论联合国人权保障机制的改革[J]. 肖健明,湘君.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7(02)
[8]联合国人权机构改革之浅见——对人权理事会和人权委员会的比较分析[J]. 马桂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9]“联合国改革与全球治理:亚欧视角”国际会议综述[J]. 袁胜育,余华川.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09)
[10]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法律制度探析[J]. 江国青,熊志强.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04)

博士论文
[1]人权保护的国际机制研究[D]. 赵永成.中共中央党校 2006

硕士论文
[1]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法律制度研究[D]. 熊志强.外交学院 2008
[2]论联合国体系下的人权保护机制[D]. 袁新安.外交学院 2008
[3]人权非政府组织研究[D]. 田芳.华中师范大学 2007
[4]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研究[D]. 陈荔.上海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56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056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