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关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14 12:01

  本文关键词:关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战略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国力成长,中国的海外利益也在不断拓展,而与中国海外利益扩展的速度和范围相比,国家对海外利益的保护却远远没有跟上。中国对海外利益的保护之所以差强人意,既出于国内政治经济结构与国际社会难以平顺对接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对海外利益的理解存在问题。循此思路,本文认为,保护国家海外利益的最有效手段不在于单纯增加国家强权,而是基于新的理解,从国际机制建设的角度来建构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国家战略。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中国 海外利益 国家战略 国际机制
【分类号】:D822.3
【正文快照】: 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冲击中国海外经济布局的事件屡有发生。仅在2011年3月的利比亚动乱中,中铁、中建、中石油等13家公司就有多个项目停工,合同金额损失高达188亿美元左右;一些中资公司还受到当地居民攻击,中国不得不从利比亚紧急撤侨3万余人。①在此之前,类似的中国海外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联合;;竞争与合作:中美关系中的能源因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杨泽伟;;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挑战与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8期

3 张曙光;;国家海外利益风险的外交管理[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8期

4 苏长和;;论中国海外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8期

5 傅梦孜;;关于中国国际影响力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01期

6 竹子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更趋多元[J];中国对外贸易;2011年03期

7 袁晖;;浙商“走出去”的国际化困境[J];浙江统计;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延斌;;和谐世界理念的认同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金强;;现实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海外利益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1期

3 刘晨静;;中国能源安全的一般保障措施[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4 王双;;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与东亚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J];国际展望;2010年06期

5 叶小娇;蒋凯;;中国海外利益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 李英;曾宇;;哥本哈根会议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李莉;陈绪新;黄熙;;中国外交的国际化趋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陈晔;;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陈柳钦;;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付[J];决策咨询;2011年03期

10 王丽;杨凤芝;;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下我国能源安全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陈雁;地热井下换热器的模拟实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颜琳;中国气候谈判立场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武丽丽;中国海外利益的发展、威胁及其保护[D];复旦大学;2010年

3 白云;当代中国海外利益拓展及维护初探[D];外交学院;2010年

4 颜志强;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孙艳艳;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9年

6 郑国浩;广东液化石油气价格波动与能源安全[D];暨南大学;2008年

7 陈玉国;相互依存视角下中国石油安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全英实;韩国对外投资对我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强;石油与美国中东战略[J];读书;2002年04期

2 路锦程;黄峥;;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探讨[J];建筑节能;2007年05期

3 杨泽伟;;国际能源机构法律制度初探——兼论国际能源机构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作用[J];法学评论;2006年06期

4 杨泽伟;;“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法律框架初探[J];法学;2006年04期

5 马维野,王志强,黄昌利;我国能源安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6 戴维·兰普顿;张遥;查晓刚;;中美关系中的力量与信任[J];国际展望;2010年04期

7 张曙光;;美国关于经济制裁的战略思考与对华禁运决策(1949—1953)[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3期

8 郑明;;中国能源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领导文萃;2007年06期

9 周建明,王海良;国家大战略、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利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4期

10 王猛;达尔富尔危机:中国外交转型的挑战与契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小润 李慧 李金桀;中国高铁“冲击波”[N];光明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峰;罗伯特·基欧汉与新自由主义[J];国际政治研究;1999年04期

2 王明国;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机制有效性的一种新的分析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6期

3 刘杰,黄仁伟;试论国际机制下国家主权的可变性与适应性[J];学术季刊;1999年01期

4 张妍;论国际机制的正义性问题——兼评美国“新干涉主义”正义观[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6期

5 刘杰;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结构性障碍与创新机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罗峰;国际机制:美国霸权的隐形外衣[J];社会观察;2005年08期

7 刘天会;多极化、经济增长、国际机制与东亚地区的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03期

8 门洪华;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困境[J];国际观察;2002年03期

9 金亨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论[J];国际论坛;2004年05期

10 刘成;;国际机制与中国的参与战略[J];华商;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辉;;加强东亚区域合作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A];日本与东亚经济合作——第三届日本研究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欧阳勤;;中国经济的全球化[A];2002年电子陶瓷及其在真空电子行业中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长林;孟颖;周艺怡;;国家战略下的天津滨海新区面临空间战略转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盛红升;;论创新型国家的诸创新型要素[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卢汉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湛江[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赵令勋;陈桂华;;西部开发与国家战略安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刘蕾;刘桂清;;现状与展望:中国企业改革中的韩国投资[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凤;;看RFID远景[A];2009中国国际RFID与智能卡技术应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苗长虹;;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王小平;;大成教育战略与中国未来[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正处在转折期[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王健;砍掉中国经济的三大杀手[N];证券日报;2005年

3 招商证券 黄顺祥 张乐;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温和减速[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特约评论员 那复祺;FDI预示中国经济并未减速[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摘自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9日;中国经济可能正在降温[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勾晓峰;高油价套牢中国经济?[N];经济参考报;2005年

7 摘自8月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中国经济是全球繁荣泉源[N];经济参考报;2005年

8 记者 张春兵;中国经济面临通缩风险?· 数据解读[N];上海金融报;2005年

9 杨帆;中国经济加速国际化的信号[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10 本报评论员 王梓;中国经济冷热之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欣佳;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和拓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丁剑平;中国经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D];日本一桥大学;2000年

4 熊德义;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李小军;导弹扩散及其控制制度[D];复旦大学;2006年

6 朴正守;中韩相互投资对两国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李莉莎;从国际合作困境看《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变革思路[D];暨南大学;2009年

8 仲计水;哲学视野中的和平崛起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刘渝梅;东亚地区合作与中国的软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宏松;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鹏;国际机制之下的国家生存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立鹏;国际机制之下的国家生存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向玉丽;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及政策选择[D];四川大学;2006年

4 吴政学;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方向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王颖;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6 贾颖;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邱平;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析[D];南昌大学;2009年

8 胡静;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中欧经济摩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曲忠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发展问题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周晓舟;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战略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05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