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韩同盟及其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21-03-12 09:11
美韩同盟是东北亚政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它产生于冷战,同盟的基础源于韩国对北方的安全恐惧和美国对苏联扩展影响的遏制。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带来美韩同盟的消失,尽管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我们丝毫看不出美韩同盟终结的迹象。本文认为,尽管冷战结束了,但是韩国对安全的担忧并没有结束,从根本上说,半岛的地缘特征决定了这一点,半岛始终面临安全担忧,半岛国家战略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保证本国的安全。另一方面,美国虽然在太平洋对岸,但是,鉴于它在东亚的传统和现实影响,几乎可以把它视为东亚大国,本文也是这样假定。美国没有了苏联这一对手,的确在东亚经历了绝对优势的时期,但是,不多久,大国力量的此消彼长,让美国看到它在东北亚将要面临的又一力量的挑战可能。所以,美国不得不对它在这里的同盟体系加以重视,长久维持。对韩国来讲,冷战的结束为韩国谋求半岛统一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东北亚的大国政治结构,也为韩国外交战略的变化提供了动因。本文从大国政治的角度和韩国国家安全的角度解读美韩同盟及其演化,并认为这是认识和研究美韩同盟最直接和确切的方法。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目的、价值及理论框架
2.当前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冷战时期美韩同盟的建立与发展
1.1 美韩同盟的建立
1.2 美韩同盟的发展
1.2.1 美韩同盟的黄金时代
1.2.2 尼克松主义下的美韩同盟
1.2.3 冷战结束时的同盟
第二章 冷战后美韩同盟的维系与变化
2.1 冷战后的韩国与美韩同盟体系的维系
2.1.1 美国优势的突然确立与美韩同盟
2.1.2 美国优势的衰减与美韩同盟
2.2 冷战后美韩同盟的时代特征
2.2.1 同盟有效性减弱
2.2.2 有限同盟的扩大化
2.2.3 不平等关系受冲击
2.2.4 战时同盟朝和平同盟转化
2.2.5 经济因素松动美韩政治同盟
第三章 美韩同盟的战略选择
3.1 美韩同盟战略选择的动因
3.1.1 战略选择的现时背景
3.1.2 美国的战略选择
3.1.3 韩国的战略选择
3.2 美韩同盟的走向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布什政府对韩安全政策调整中的中国因素[J]. 陈宗权. 当代亚太. 2006(09)
[2]美韩经贸关系及双边FTA的前景分析[J]. 朱颖. 世界经济研究. 2006(04)
[3]美国与东亚大国的关系——东南亚的视角[J]. 尤素福·瓦南迪,魏红霞. 美国研究. 2006(01)
[4]朝鲜半岛与中国大战略[J]. 郭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1)
[5]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兼论美日韩安全互动与东北亚安全[J]. 石源华,汪伟民. 国际观察. 2006(01)
[6]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理解韩国外交[J]. 王义桅. 国际论坛. 2005(06)
[7]冷战时期的美日韩安全三角——准联盟理论与联盟困境的视角[J]. 汪伟民. 国际政治研究. 2005(04)
[8]韩国的视角:韩美关系、东北亚均衡者以及六方会谈[J]. 李熙玉. 当代韩国. 2005(03)
[9]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J]. 崔立如,金圣翰,杨洁勉,赵京元,袁鹏,大卫·姜,戚保良,杨明杰,大西康雄,徐基石,江涌,郑在浩,格里戈里·季先科,肯特·卡尔德,徐纬地. 现代国际关系. 2005(09)
[10]美韩同盟调整的动力、现状与前景[J]. 杨红梅. 现代国际关系. 2005(08)
博士论文
[1]美日韩安全三角[D]. 孙俊华.外交学院 2005
[2]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D]. 汪伟民.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韩国亲美外交沿革史研究[D]. 任平.延边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78063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目的、价值及理论框架
2.当前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冷战时期美韩同盟的建立与发展
1.1 美韩同盟的建立
1.2 美韩同盟的发展
1.2.1 美韩同盟的黄金时代
1.2.2 尼克松主义下的美韩同盟
1.2.3 冷战结束时的同盟
第二章 冷战后美韩同盟的维系与变化
2.1 冷战后的韩国与美韩同盟体系的维系
2.1.1 美国优势的突然确立与美韩同盟
2.1.2 美国优势的衰减与美韩同盟
2.2 冷战后美韩同盟的时代特征
2.2.1 同盟有效性减弱
2.2.2 有限同盟的扩大化
2.2.3 不平等关系受冲击
2.2.4 战时同盟朝和平同盟转化
2.2.5 经济因素松动美韩政治同盟
第三章 美韩同盟的战略选择
3.1 美韩同盟战略选择的动因
3.1.1 战略选择的现时背景
3.1.2 美国的战略选择
3.1.3 韩国的战略选择
3.2 美韩同盟的走向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布什政府对韩安全政策调整中的中国因素[J]. 陈宗权. 当代亚太. 2006(09)
[2]美韩经贸关系及双边FTA的前景分析[J]. 朱颖. 世界经济研究. 2006(04)
[3]美国与东亚大国的关系——东南亚的视角[J]. 尤素福·瓦南迪,魏红霞. 美国研究. 2006(01)
[4]朝鲜半岛与中国大战略[J]. 郭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1)
[5]美日、美韩同盟比较研究——兼论美日韩安全互动与东北亚安全[J]. 石源华,汪伟民. 国际观察. 2006(01)
[6]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理解韩国外交[J]. 王义桅. 国际论坛. 2005(06)
[7]冷战时期的美日韩安全三角——准联盟理论与联盟困境的视角[J]. 汪伟民. 国际政治研究. 2005(04)
[8]韩国的视角:韩美关系、东北亚均衡者以及六方会谈[J]. 李熙玉. 当代韩国. 2005(03)
[9]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J]. 崔立如,金圣翰,杨洁勉,赵京元,袁鹏,大卫·姜,戚保良,杨明杰,大西康雄,徐基石,江涌,郑在浩,格里戈里·季先科,肯特·卡尔德,徐纬地. 现代国际关系. 2005(09)
[10]美韩同盟调整的动力、现状与前景[J]. 杨红梅. 现代国际关系. 2005(08)
博士论文
[1]美日韩安全三角[D]. 孙俊华.外交学院 2005
[2]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D]. 汪伟民.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韩国亲美外交沿革史研究[D]. 任平.延边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78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07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