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从传统反恐到人工智能反恐:价值解析及可能手段

发布时间:2021-03-25 13:11
  传统的人力预防恐怖主义模式在反恐人员的安全保障、信息获取的合法性、情报收集的滞后性以及深入恐怖组织人员的危险性等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探索新的预防性反恐模式刻不容缓。随着各项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在预防和维护国家安全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将人工智能在反恐领域的路径建构如下:在预防恐怖袭击中加大无人机的研发和利用,强化复杂系统建模技术和信息识别能力,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信息分析水平,加大对恐怖主义宣传信息的智能干预力度以及加强对反恐知识的精准推送等,以期进一步防范恐怖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文章来源】:学术论坛. 2020,43(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人力反恐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全民反恐”模式及其情报收集的弊端
    (二)恐怖情报的传统分析手段式微
    (三)深入恐怖组织人员的行为及其获取关键性情报和证据的合法性存疑
二、人工智能应用于反恐活动的价值与优势
    (一)准确识别信息:人工智能风险预警系统
    (二)准确分析信息: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
    (三)及时反馈信息:人工智能与高效运算
    (四)天然优势:人工智能应对网络恐怖主义
三、人工智能应用于反恐活动的可能手段
    (一)无人系统与反恐活动手段的迭新
        1. 无人系统在反恐侦查中的运用。
        2. 无人系统在反恐行动中的应用。
    (二)人工智能预测与信息识别的应用路径
        1. 推进人工智能仿真系统建模及应用。
        2. 提升恐怖风险因子的关联信息识别能力。
    (三)人工智能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具体措施
    (四)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国际合作的强化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伊斯兰国”时代东南亚的恐怖主义与反恐合作[J]. 靳晓哲.  东南亚研究. 2020(02)
[2]“欧洲反恐怖主义中心”的智能反恐系统构建[J]. 柳思思.  社会科学. 2019(05)
[3]构筑“人工智能+情报反恐”生态系统[J]. 马方,王文娟.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04)
[4]论我国反恐模式的转型——从精英模式到参与模式[J]. 郭永良.  法学家. 2016(02)
[5]反恐机器人在反恐一线的需求 访北京市公安局防爆安检处处长朱益军[J]. 刘进长.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5(06)



本文编号:3099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099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