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网络自由”渗透背景下我国公民政治鉴别力提升策略
发布时间:2021-03-26 22:04
为了塑造和操控网路空间的信息传播,阻遏中国的发展,美国凭借强大的信息搜集、监控、分析和处理能力,正在对华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建立网络组织干涉中国内政、培植代理人进行网络舆论围攻、加强技术攻关实施破网行动、并在贸易投资中夹带"网络自由"私货等方面的"网络自由"渗透策略。美国的"网络自由"渗透策略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公民政治敏锐力低下、政治识别力模糊、政治判断力迷失、政治动员力削弱和政治执行力脆弱,严重地威胁中国的国家政治安全。认清美国"网络自由"渗透策略对中国的现实威胁,深刻揭批美国"网络自由"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夯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重视网络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中国公民政治鉴别的"防护网",是有效应对美国"网络自由"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基本策略。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美国对华“网络自由”渗透的基本路径
1. 打着“网络自由”的旗号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2. 编织“网络自由”组织架构干涉他国内政
3. 培植“网络自由”代言人进行网络舆论围攻
4. 重视“网络自由”的技术攻关实施破网行动
5. 强化“网络自由”的审查制度夹带贸易私货
二美国“网络自由”渗透对我国公民政治鉴别力的现实威胁
1. 降低中国公民的政治敏锐力
2. 模糊中国公民的政治识别力
3. 误导中国公众的政治判断力
4. 削弱中国公民的政治动员力
5. 威胁中国公民的政治执行力
三互联网时代提升中国公民政治鉴别力的基本策略
1. 深刻揭批美国“网络自由”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好信息识别的“显微镜”
2. 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用好理论分析的“望远镜”
3.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增强有害信息的“免疫力”
4. 重视核心技术攻关,筑牢网络技术的“防火墙”
5.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信息过滤的“防护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怎么看?——从讲好中国故事到讲好中国观点[J]. 郑若麟. 对外传播. 2018(11)
[2]提高网络时代的政治鉴别力[J]. 阚道远. 红旗文稿. 2016(16)
[3]论网络政治动员:概念、要素与特征[J]. 罗佳. 理论与改革. 2016(02)
[4]美国“网络自由”战略评析[J]. 阚道远. 现代国际关系. 2011(08)
本文编号:3102315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美国对华“网络自由”渗透的基本路径
1. 打着“网络自由”的旗号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2. 编织“网络自由”组织架构干涉他国内政
3. 培植“网络自由”代言人进行网络舆论围攻
4. 重视“网络自由”的技术攻关实施破网行动
5. 强化“网络自由”的审查制度夹带贸易私货
二美国“网络自由”渗透对我国公民政治鉴别力的现实威胁
1. 降低中国公民的政治敏锐力
2. 模糊中国公民的政治识别力
3. 误导中国公众的政治判断力
4. 削弱中国公民的政治动员力
5. 威胁中国公民的政治执行力
三互联网时代提升中国公民政治鉴别力的基本策略
1. 深刻揭批美国“网络自由”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好信息识别的“显微镜”
2. 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用好理论分析的“望远镜”
3.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增强有害信息的“免疫力”
4. 重视核心技术攻关,筑牢网络技术的“防火墙”
5.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信息过滤的“防护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怎么看?——从讲好中国故事到讲好中国观点[J]. 郑若麟. 对外传播. 2018(11)
[2]提高网络时代的政治鉴别力[J]. 阚道远. 红旗文稿. 2016(16)
[3]论网络政治动员:概念、要素与特征[J]. 罗佳. 理论与改革. 2016(02)
[4]美国“网络自由”战略评析[J]. 阚道远. 现代国际关系. 2011(08)
本文编号:3102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10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