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合作及其对华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8 21:26
中外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有一个基本共识,即利益关系是国际关系中影响各个国家对外行为的最根本要素,而国家利益则是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最持久、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大量的外交实践表明,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进行外交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国家调整对外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对于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以国家利益为切入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近40年来东盟合作及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冷战结束前后东盟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变化,对于其中所涉及的国家利益进行层次分析的研究,重点对不同历史时期双方国家利益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明确:冷战时期,共同的政治和安全利益(主权独立、地区和平稳定、反对外来干涉)是东盟合作及其与中国关系曲折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共同的经济利益(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则对东盟合作及其与中国睦邻伙伴关系的快速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以史为鉴,探析现阶段东盟—中国关系发展中的利益共同点和利益冲突点,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双方关系的稳步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家利益的内涵及判定依据
(一) 关于国家利益的界定
(二) 判断和权衡国家利益的依据
二、东盟合作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一) 东盟成立及扩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1. 东盟成立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2. 东盟扩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二) 东盟合作机制中的国家利益分析—“东盟方式”与国家利益协调
1. 东盟区域制度与合作机制的构建与扩展
2. “东盟方式”中的核心原则与国家利益协调
(三) 东盟外交中的国家利益分析—“大国平衡”与国家利益博弈
1. 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背景与内容
2. 东盟“大国平衡”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交汇与碰撞
三、东盟-中国关系发展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一) 冷战时期东盟-中国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1. 东盟成立之前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亲疏各异
2. 东盟成立之初与中国敌视对抗
3. 东盟与中国逐步增进互信、扩大交往
4. 政治和安全利益是冷战时期东盟-中国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二) 冷战后东盟-中国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1. 东盟与中国进入全面友好合作的新时期
2. 东盟与中国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3. 东盟与中国确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4. 经济利益需求是冷战结束以来东盟-中国关系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三) 国家利益的变化是东盟-中国关系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四、现阶段东盟-中国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及对策
(一) 南中国海问题上的利益碰撞
(二) 台湾问题上的利益博弈
(三) “中国威胁论”问题—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分歧
(四) 东盟—中国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及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几点思考[J]. 杨运忠.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06)
[2]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 苏长和.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4)
[3]经济全球化与东南亚经济发展[J]. 沈红芳.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3)
[4]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南海问题初探[J]. 骆莉,袁术林.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5(01)
[5]区域体制变迁与中国和东盟的政治合作[J]. 赵银亮. 国际观察. 2004(06)
[6]东南亚地区安全与中美关系[J]. 张贵洪,唐杰. 国际论坛. 2004(06)
[7]20世纪后半期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关系[J]. 曹卫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8]中国崛起与东盟对外战略调整[J]. 韦红. 当代亚太. 2004(11)
[9]中国和东盟的政治合作前景分析[J]. 王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10]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J]. 郭清水.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09)
本文编号:3126306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家利益的内涵及判定依据
(一) 关于国家利益的界定
(二) 判断和权衡国家利益的依据
二、东盟合作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一) 东盟成立及扩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1. 东盟成立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2. 东盟扩展过程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二) 东盟合作机制中的国家利益分析—“东盟方式”与国家利益协调
1. 东盟区域制度与合作机制的构建与扩展
2. “东盟方式”中的核心原则与国家利益协调
(三) 东盟外交中的国家利益分析—“大国平衡”与国家利益博弈
1. 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背景与内容
2. 东盟“大国平衡”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交汇与碰撞
三、东盟-中国关系发展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一) 冷战时期东盟-中国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1. 东盟成立之前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亲疏各异
2. 东盟成立之初与中国敌视对抗
3. 东盟与中国逐步增进互信、扩大交往
4. 政治和安全利益是冷战时期东盟-中国关系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二) 冷战后东盟-中国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分析
1. 东盟与中国进入全面友好合作的新时期
2. 东盟与中国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3. 东盟与中国确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4. 经济利益需求是冷战结束以来东盟-中国关系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三) 国家利益的变化是东盟-中国关系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四、现阶段东盟-中国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及对策
(一) 南中国海问题上的利益碰撞
(二) 台湾问题上的利益博弈
(三) “中国威胁论”问题—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分歧
(四) 东盟—中国关系中的利益冲突及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几点思考[J]. 杨运忠.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06)
[2]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 苏长和.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4)
[3]经济全球化与东南亚经济发展[J]. 沈红芳.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03)
[4]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南海问题初探[J]. 骆莉,袁术林.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5(01)
[5]区域体制变迁与中国和东盟的政治合作[J]. 赵银亮. 国际观察. 2004(06)
[6]东南亚地区安全与中美关系[J]. 张贵洪,唐杰. 国际论坛. 2004(06)
[7]20世纪后半期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关系[J]. 曹卫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8]中国崛起与东盟对外战略调整[J]. 韦红. 当代亚太. 2004(11)
[9]中国和东盟的政治合作前景分析[J]. 王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6)
[10]中国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机制的利益分析[J]. 郭清水.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09)
本文编号:3126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12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