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印度尼西亚与美国关系研究(1945-1966)

发布时间:2021-04-10 09:32
  1945年至1966年,印美关系经历了一个友好、冲突、缓和与恶化的曲折演变。在冷战的国际大背景下,印美两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差异,决定了两国面对的历史任务截然不同。对于美国而言,遏制共产主义向东南亚扩散与阻止印尼国内共产党势力的发展是其最基本的战略目标。而印尼从维护国家主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不加入美苏任何一方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印尼的中立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的遏制战略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印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荷兰、苏联和中国是影响印美关系发展的外部力量。美国是一个确立了稳定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西方国家,而印尼作为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国内存在着多种政治力量的竞争,国内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同的国内政治状况对印美各自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印美关系,凸显了一个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与一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印美关系演变的历史背景
    一、第三世界与冷战:两极格局与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二、印尼与美国:发展道路的差异与历史任务的不同
第二章 以友好为主导:印美国家利益的暂时重合(1945-1953)
    一、冷战的爆发与印尼的独立
    二、美国的援助与印美关系的友好
第三章 印尼国内外政策的转向与印美关系的冲突(1953-1959)
    一、阿里内阁内外政策的转向:印美冲突的症结
    二、印尼外岛叛乱事件:印美冲突的爆发
第四章 缓和与恶化:波动中的印美关系(1959-1966)
    一、西伊里安问题的和平解决:印美关系的缓和
    二、马来西亚危机:印美关系的恶化
    三、“9·30 运动”:印美关系的分水岭
第五章 印美关系演变的原因分析
    一、中立主义与遏制:印美关系变化的主要矛盾
    二、荷兰、苏联与中国:影响印美关系的外部因素
    三、印美两国的国内政治:影响印美关系的内部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约翰逊政府的对印尼政策(1964-1965年)[J]. 马骏.  南洋问题研究. 2007(01)
[2]自由国际主义与第三世界——美国现代化理论兴起的历史透视[J]. 牛可.  美国研究. 2007(01)
[3]“9·30事件”与约翰逊政府的印尼政策[J]. 马骏.  东南亚研究. 2006(05)
[4]驯服印尼激进民族主义——肯尼迪政府对印尼的政策(1961-1963年)[J]. 马骏.  南洋问题研究. 2006(01)
[5]试析中、美、印尼三角战略关系[J]. 温北炎.  东南亚纵横. 2003(12)
[6]肯尼迪时期美国与印尼关系解析[J]. 刘国柱.  历史教学. 2001(06)
[7]现代化的演进与国际关系的变革[J]. 刘德斌.  新华文摘. 1996 (06)

博士论文
[1]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政策(1953-1961)[D]. 刘大平.东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29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129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e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