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俄罗斯干预独联体地区冲突的情感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3 12:01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多次干预独联体地区冲突,但其干预方式和结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国际政治观点认为,情境压力对于政治行为的影响居于首要。这一点在俄罗斯干预克里米亚和乌东两州的不同方式上得到体现。政治心理学认为,情感对政治行为有驱动作用,在情境压力的影响下形成政治行为。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的政治情感主要有眷念之情和不安全感,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以及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俄罗斯的干预行为所受影响不同。具体而言,在情境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当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的眷念和不安全感都较强时,它倾向于武力干预;当眷念只有中等强度,而不安全感较强时,也倾向武力干预,但会受到情境压力的很强制约;当眷念只有中等强度,且不安全感较弱时,则倾向调和斡旋;当眷念较弱而不安全感较强时,倾向调和斡旋;而当眷念和不安全感都较弱时,进行干预的动机不足,则选择搁置。在俄罗斯对纳卡冲突、格鲁吉亚冲突的干预案例中,情感影响俄罗斯干预行为的生成机制得到验证。 

【文章来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20,(04)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情境压力与干预行为
三 干预行为的政治情感因素和生成机制
    (一)不安全感与干预行为
    (二)眷念之情与干预行为
    (三)干预行为的生成机制
        1.相同情境压力下,政治情感不变导致干预模式维持不变:俄罗斯干预纳卡冲突
        2.相同情境压力下,政治情感变化导致干预模式的变化:俄罗斯干预格鲁吉亚冲突
        3.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卡冲突的历史、症结与影响[J]. 贾迎亮.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2]俄罗斯与南高加索三国关系探究[J]. 李卓.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1)
[3]俄罗斯独联体政策论析[J]. 李兴,王心怡.  俄罗斯学刊. 2016(04)
[4]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纳卡冲突分析[J]. 苏萌.  现代军事. 2016(06)
[5]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的心理动机研究——兼论对中国独联体地区外交的启示[J]. 曾向红.  当代亚太. 2016(01)
[6]乌克兰危机:内因、大国博弈因素与前景[J]. 柳丰华.  俄罗斯学刊. 2014(03)
[7]俄格冲突的影响探析[J]. 黄登学.  国际论坛. 2009(01)
[8]俄格冲突:地缘政治框架下的分析[J]. 张耀.  俄罗斯研究. 2008(06)
[9]普京时期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J]. 柳丰华.  国际论坛. 2008(05)
[10]乌克兰危机的人文透视——读《乌克兰:沉重的历史脚步》有感[J]. 冯绍雷.  俄罗斯研究. 2005(01)

硕士论文
[1]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冲突的干预问题研究[D]. 刘治东.东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55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155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