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发布时间:2021-05-19 19:54
国家形象与国家相伴而生,但是国家形象真正在国际关系体系中发挥作用却是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得到了彰显。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助于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培养顺利发展的国际氛围,增加国家的魅力与吸引力。因此,近年来国家形象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家形象问题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此展开了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收获颇丰。本文尝试从形象学的角度,通过建构主义的路径来界定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指国际社会通过互动交往,对特定国家的总体状况所作的评价和印象。某一国家的总体状况,主要包括特定国家社会本身发展的速度、质量、结构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是构建国家形象的基本素材。同时,国家形象还来自于外部行为体的评价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家形象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战略意义。由此,可以确定准确定位国家形象的依据。找出准确有效传播良好国家形象的策略与措施。这对处于“和平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家形象问题的概述
1.1 国家形象问题的历史
1.2 国家形象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章 构建国家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价值
2.1 解读“全球化语境”
2.2 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2.2.1 国家形象与综合安全
2.2.2 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与定位
3.1 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
3.2 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3.2.1 中国国家形象定位的依据
3.2.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第四章 如何传播中国国家形象
4.1 准确传播中国国家形象需要转变观念
4.2 准确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必须依靠积极主动的公共外交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中国文化年”现象[J]. 李志斐,于海峰. 理论界. 2007(02)
[2]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J]. 唐昊. 湖湘论坛. 2007(01)
[3]论中国国际形象的定位、塑造与展示[J]. 朱凯兵,成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06)
[4]“韬光养晦”战略再思考——兼论如何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J]. 邢悦,张冀兵. 国际观察. 2006(06)
[5]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述评[J]. 李玉林,郑礼志.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6(06)
[6]国家的国际形象浅析[J]. 管文虎. 当代世界. 2006(06)
[7]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J]. 董青岭,李爱华. 理论学刊. 2006(04)
[8]中国国家形象定位分析[J]. 何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02)
[9]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J]. 韩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01)
[10]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J]. 李正国.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5(06)
硕士论文
[1]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D]. 李振兴.电子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96351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家形象问题的概述
1.1 国家形象问题的历史
1.2 国家形象的内涵与特点
第二章 构建国家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价值
2.1 解读“全球化语境”
2.2 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2.2.1 国家形象与综合安全
2.2.2 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与定位
3.1 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
3.2 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3.2.1 中国国家形象定位的依据
3.2.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第四章 如何传播中国国家形象
4.1 准确传播中国国家形象需要转变观念
4.2 准确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必须依靠积极主动的公共外交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中国文化年”现象[J]. 李志斐,于海峰. 理论界. 2007(02)
[2]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J]. 唐昊. 湖湘论坛. 2007(01)
[3]论中国国际形象的定位、塑造与展示[J]. 朱凯兵,成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06)
[4]“韬光养晦”战略再思考——兼论如何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J]. 邢悦,张冀兵. 国际观察. 2006(06)
[5]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述评[J]. 李玉林,郑礼志.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6(06)
[6]国家的国际形象浅析[J]. 管文虎. 当代世界. 2006(06)
[7]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J]. 董青岭,李爱华. 理论学刊. 2006(04)
[8]中国国家形象定位分析[J]. 何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6(02)
[9]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J]. 韩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01)
[10]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J]. 李正国.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5(06)
硕士论文
[1]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D]. 李振兴.电子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96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196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