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国际安全观
发布时间:2021-05-25 10:42
安全问题既是国际政治中核心的问题之一,又是国家利益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安全问题上,无数学者和政治家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安全概念出现后,相继又出现了“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等多种安全形态。辨析“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国家安全观”和“国际安全观”,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国际安全是指由多个国际行为主体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客观上不存在威胁,并不存在普遍的恐惧心理。国际安全观是指关于国际社会的存生、稳定、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条件和保障机制的最高观念形态。 江泽民国际安全观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特定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安全都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这集中体现在风险的不确定性对安全的威胁和市场力量深化导致的不平等性对安全的威胁上。传统的国际安全观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适应现时代的发展要求。 江泽民在新的时代下提出“新安全观”。它的提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步深入的过程,是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过程。在内容上,既有对传统安全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又有对现时代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精辟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综合安全观,把国际安全观进一步系统化。江泽...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国际安全:从基本概念到多种形态
1.1 安全概念的由来
1.2 安全的含义及其主观性与客观性
1.3 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观与国际安全、国际安全观
2 全球化:江泽民国际观的时代背景
2.1 争论中的全球化
2.2 全球化对国际安全及传统国际安全观的挑战
3 “新安全观”:江泽民国际安全观解读
3.1 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提出与形成
3.2 江泽民国际安全观是新的“综合安全观”
3.2.1 江泽民对传统国际安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2.2 江泽民对非传统国际安全问题的透彻剖析
3.2.3 国际安全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
3.3“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江泽民国际安全观思想的核心思想
3.3.1 互信:维护国际安全的前提
3.3.2 互利:维护国际安全的关键
3.3.3 平等:维护国际安全的保证
3.3.4 协作:维护国际安全的途径
3.4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特点
4 “上海合作组织”: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实证分析
4.1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起与发展
4.2 “上海合作组织”是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成功实践
5 理想与现实的融合: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重大意义
5.1 理论意义
5.2 现实指南
5.2.1 中美安全关系
5.2.2 中俄安全关系
5.2.3 中日安全关系
参考文献
附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附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摘录)
附三:《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化安全合作与权力的自我约束[J]. 朱立群.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11)
[2]论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影响[J]. 孙逊. 国际论坛. 2003(05)
[3]试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J]. 郭洁敏. 现代国际关系. 2003(09)
[4]关于当前中国安全环境变化的分析[J]. 卫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03)
[5]从十六大报告看中国对外战略的丰富和发展[J]. 李景治. 教学与研究. 2003(01)
[6]经济相互依赖及其政治后果[J]. 苏长和. 欧洲. 1998(04)
[7]浅析世纪之交的石油争夺战[J]. 汪伟民. 现代国际关系. 1998(03)
[8]中国崛起的国际安全环境[J]. 阎学通. 国际经济评论. 1998(Z1)
[9]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J]. 阎学通. 现代国际关系. 1997(11)
本文编号:3205197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国际安全:从基本概念到多种形态
1.1 安全概念的由来
1.2 安全的含义及其主观性与客观性
1.3 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观与国际安全、国际安全观
2 全球化:江泽民国际观的时代背景
2.1 争论中的全球化
2.2 全球化对国际安全及传统国际安全观的挑战
3 “新安全观”:江泽民国际安全观解读
3.1 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提出与形成
3.2 江泽民国际安全观是新的“综合安全观”
3.2.1 江泽民对传统国际安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2.2 江泽民对非传统国际安全问题的透彻剖析
3.2.3 国际安全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
3.3“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江泽民国际安全观思想的核心思想
3.3.1 互信:维护国际安全的前提
3.3.2 互利:维护国际安全的关键
3.3.3 平等:维护国际安全的保证
3.3.4 协作:维护国际安全的途径
3.4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特点
4 “上海合作组织”: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实证分析
4.1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起与发展
4.2 “上海合作组织”是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成功实践
5 理想与现实的融合:江泽民国际安全观的重大意义
5.1 理论意义
5.2 现实指南
5.2.1 中美安全关系
5.2.2 中俄安全关系
5.2.3 中日安全关系
参考文献
附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附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摘录)
附三:《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化安全合作与权力的自我约束[J]. 朱立群.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11)
[2]论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影响[J]. 孙逊. 国际论坛. 2003(05)
[3]试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J]. 郭洁敏. 现代国际关系. 2003(09)
[4]关于当前中国安全环境变化的分析[J]. 卫灵.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03)
[5]从十六大报告看中国对外战略的丰富和发展[J]. 李景治. 教学与研究. 2003(01)
[6]经济相互依赖及其政治后果[J]. 苏长和. 欧洲. 1998(04)
[7]浅析世纪之交的石油争夺战[J]. 汪伟民. 现代国际关系. 1998(03)
[8]中国崛起的国际安全环境[J]. 阎学通. 国际经济评论. 1998(Z1)
[9]中国的新安全观与安全合作构想[J]. 阎学通. 现代国际关系. 1997(11)
本文编号:3205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20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