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理论创新及时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11-26 01:58
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领会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中国加入WT0,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情形下,对邓小平国家利益观进行研究与探讨十分必要。 本文首先对国家利益理论做了历史的梳理;探讨了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形成的历史条件;并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理论上实现的创新。接着又从邓小平完成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历史经验,以用来指导实践。最后分析了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在现时代的意义,并对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家利益观的历史脉络
1.1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1.1.1 关于国家利益的性质
1.1.2 关于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关系
1.2 近代西方政治学中的国家利益观
1.2.1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国家利益的认知
1.2.2 西方政治学中国家利益观的共同特点
第二章 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呼唤新的国家利益观
2.1 时代发展呼唤新的国家利益观
2.1.1 “战争与革命”论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2.1.2 “和平与发展”主题论的提出,呼唤新的国家利益观
2.2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产生的另一条件
第三章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实现的理论创新
3.1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实现的理论创新
3.1.1 将国家利益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3.1.2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强调国家的经济利益,把它作为新时期主要的国家利益
3.1.3 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赋予国际主义新的内涵
3.1.4 承认国家间利益的冲突性,主张寻求共同利益,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利益冲突
3.1.5 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尤其是弱小国家的利益
3.2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利益观的本质区别
3.2.1 对国家利益的性质认识不同
3.2.2 对待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关系的认识不同
第四章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
4.1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1.1 实事求是地对客观形势作出判断,将国家利益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将经济利益提升为当前最主要的国家利益
4.1.2 在对外援助上的态度更加务实
4.1.3 承认国家间利益的差别和矛盾,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利益冲突和矛盾的新设想
4.2 妥善处理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及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关系
4.2.1 将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有机结合,不脱离民族利益去片面追求阶级利益
4.2.2 认为意识形态只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并不能因为阶级利益的不同而否认国家间存在的一些共同利益
4.2.3 主张在追求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始终要考虑到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不以牺牲世界人民利益为代价
4.3 始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4.3.1 坚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同时,提出了“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等设想
4.3.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具体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主张建立超越意识形态的国家关系
第五章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时代意义
5.1 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关键时刻为中国的外交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
5.2 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利益矛盾的新方法,有利于祖国统一问题的解决和同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
5.3 有助于我国在加入WT0后,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更好地融入其中,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结束语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19199
【文章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国家利益观的历史脉络
1.1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1.1.1 关于国家利益的性质
1.1.2 关于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关系
1.2 近代西方政治学中的国家利益观
1.2.1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国家利益的认知
1.2.2 西方政治学中国家利益观的共同特点
第二章 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呼唤新的国家利益观
2.1 时代发展呼唤新的国家利益观
2.1.1 “战争与革命”论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2.1.2 “和平与发展”主题论的提出,呼唤新的国家利益观
2.2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产生的另一条件
第三章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实现的理论创新
3.1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实现的理论创新
3.1.1 将国家利益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3.1.2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强调国家的经济利益,把它作为新时期主要的国家利益
3.1.3 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高度统一,赋予国际主义新的内涵
3.1.4 承认国家间利益的冲突性,主张寻求共同利益,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利益冲突
3.1.5 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来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尤其是弱小国家的利益
3.2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利益观的本质区别
3.2.1 对国家利益的性质认识不同
3.2.2 对待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关系的认识不同
第四章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
4.1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1.1 实事求是地对客观形势作出判断,将国家利益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将经济利益提升为当前最主要的国家利益
4.1.2 在对外援助上的态度更加务实
4.1.3 承认国家间利益的差别和矛盾,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利益冲突和矛盾的新设想
4.2 妥善处理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及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关系
4.2.1 将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有机结合,不脱离民族利益去片面追求阶级利益
4.2.2 认为意识形态只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并不能因为阶级利益的不同而否认国家间存在的一些共同利益
4.2.3 主张在追求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同时,始终要考虑到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不以牺牲世界人民利益为代价
4.3 始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4.3.1 坚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同时,提出了“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等设想
4.3.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具体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主张建立超越意识形态的国家关系
第五章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时代意义
5.1 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关键时刻为中国的外交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
5.2 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利益矛盾的新方法,有利于祖国统一问题的解决和同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
5.3 有助于我国在加入WT0后,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更好地融入其中,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结束语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519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191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