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盟一体化进程看东亚一体化方向
本文关键词:从东盟一体化进程看东亚一体化方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东亚一体化已有10年历史,但至今仍有三大困惑未解。东亚一体化的方向和路径究竟在哪里?在欧盟不足以成为东亚榜样时,东盟却自信地走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一体化道路。具有40年一体化经验的东盟或许正在为东亚一体化提供经验,但它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东盟 东亚 一体化
【分类号】:D814.1
【正文快照】: 东亚一体化,路在何方?2007年是东盟成立40周年,东亚一体化起步10周年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而这三者又是互相关联的。东盟是东亚地区最早进行一体化的次区域组织,也是东亚一体化的倡导者,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则是东亚一体化的契机。正是东盟的倡导和亚洲金融危机造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建人,王旭辉;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及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5年02期
2 陆建人;10+3框架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兼谈对东北亚合作的几点新认识[J];东北亚论坛;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建人;;简析东盟的区域合作战略[J];创新;2007年02期
2 韩兴海;;新形势下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6年06期
3 王胜今;于潇;;东北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现状与趋势[J];东北亚论坛;2007年04期
4 陆建人;论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J];当代亚太;2005年10期
5 陆建人;;论亚洲经济一体化[J];当代亚太;2006年05期
6 季志业;;上海合作组织与东亚一体化前景分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沈海涛;;东北亚和谐区域的构建与日本外交的课题[J];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志恒;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武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龙熙;中日韩可持续发展比较与区域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崔颖;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郭延军;东北亚环境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程永林;区域整合、制度绩效与利益协调[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伟;论东亚金融合作中日元与人民币的协调[D];吉林大学;2005年
2 金花;中日关系的进展与东亚共同体的建立[D];延边大学;2005年
3 李月美;东北亚环境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董大朋;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曾兆勇;博弈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运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平友;中国沿海地缘安全现状分析及其现实思考[D];河南大学;2006年
7 张艳丽;新世纪日本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李仁子;日本东北亚区域战略与当前中日关系[D];延边大学;2006年
9 杨春艳;东盟主要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与其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辉;东亚建立货币同盟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亚裔专业人才移民至亚洲城市[J];国际人才交流;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2 郭学堂;;区域主义的新浪潮与理论分析——兼析对国际体系转型的意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3 旷虎;;香港市场导向与政府服务的人力资本发展政策[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建民;第十四届东盟首脑会议举行[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李努尔、雷柏松;东盟首脑会议举行[N];人民日报;2002年
3 陈江生;增进团结合作 构建和谐东亚[N];学习时报;2007年
4 本报专稿 虞非凡;东盟在求同存异中迈向政治实体[N];世界报;2007年
5 王薇、许钺乃;东盟首脑会议闭幕[N];人民日报;2007年
6 徐立凡;日欲跳出东亚为“无污点外交”谋篇[N];华夏时报;2006年
7 黄力颖;东盟想帮朝核会谈打开“第二渠道”[N];东方早报;2007年
8 王薇、许钺乃;第十二届东盟首脑会议开幕[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专稿 莫林;中国在东盟影响力越来越大 美日不安[N];世界报;2006年
10 程亚文;和平发展的“亚洲经验”[N];东方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慧来;霸权与地区主义:美国与冷战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春怡;东亚地区规范对比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3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妍哲;东盟首脑会议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邓红燕;东亚区域主义分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7年
3 徐峥;冷战后韩国的东亚地区合作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国秀;论战后美国东亚区域合作政策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5 春艳;中美日在东亚地区的战略选择与东亚合作机制的形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潘凤东;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析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范磊;《东盟宪章》与东盟共同体建设[D];山东大学;2010年
8 史若海;非传统安全合作视角下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的可行性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冬鹏;试析东盟一体化发展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江祥星;冷战期间《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报道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东盟一体化进程看东亚一体化方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