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水问题与国际关系:区域公共产品视角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1 09:16

  本文关键词:水问题与国际关系:区域公共产品视角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后冷战时代,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变化,水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水资源安全与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日益直接和密切。水问题通常属于区域性公共问题。文章运用区域公共产品的分析框架,阐述水问题与国际关系之间的本质联系,探究如何站在战略的高度,通过合作提供"水资源类区域公共产品",以实现国际关系的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水问题 水资源安全 区域公共产品 中国周边外交 国际关系
【分类号】:D81;TV213.4
【正文快照】: 水是一切地球生灵的生命之源,是每一个国家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自公元前4500年,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两个城邦国家拉什加和乌姆马之间发生水战争之后,水问题就逐渐成为国家间处理关系的重要议题。冷战结束后,世界人口数量上升,气候变化剧烈,温室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通汉;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J];中国水利;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雅丽,王立国;水资源对人类安全的负面影响[J];北方环境;2005年01期

2 邹彦鹏;;英国海军首个远东战略的出台[J];沧桑;2009年06期

3 严立冬;岳德军;孟慧君;;城市化进程中的水生态安全问题探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邹胜章;朱明秋;唐建生;夏日元;;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与对策[J];地质学报;2006年10期

5 张素君;;水安全的理论分析及立法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6 李义娟;;略论德意志帝国时期蒂尔皮茨的海军战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7 张兴榆;曹明明;雷敏;;陕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及需求预测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11期

8 李卓;;日本大战略的演化模式——读塞缪尔斯的《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2期

9 杨静;王玉萍;王群;方小宇;张和喜;;解决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10 胡松;梁虹;舒栋才;代稳;;我国水安全研究现状及展望[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世进;;赣州市水污染与水环境安全问题初探[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2 窦玉珍;余洁;;完善我国水资源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申洪源;张学勤;;临沂市水安全问题及防治对策[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祁亨年;蒋梁中;;基于Web的广域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刘布春;梅旭荣;李玉中;;农业水资源安全定义的内涵和外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志辉;孔繁新;;构建水资源安全体系及预警决策支持系统[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昕;区域水安全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薛晨;美国海权研究:成因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4 马斌;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仇蕾;基于免疫机理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吴虹;技术负荷政治的哲学追问[D];东北大学;2006年

8 畅明琦;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9 卢敏;小城镇水安全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耿福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晋;我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程丽;济南市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曲鹏飞;中国共产党战略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李春林;泰国崛起背景下的商鞅国家间政治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何志华;中印关系中的水资源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李峰;典型矿山地下水环境的评价与安全防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杨丽红;福建省某县级市生活饮用自备水水质初步分析及评价[D];集美大学;2010年

8 孙晓;湄公河水资源冲突与合作研究(1991-2010)[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莫正军;中东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朱凤艳;三峡坝区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源数据库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冈部达味;郭梁;;环~^东盟的国际关系[J];南洋资料译丛;1978年02期

2 徐铮;;风云变幻八十年 第四讲 祸遍全球(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J];世界知识;1983年24期

3 廖鹤;;《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一书简介[J];教学与研究;1988年04期

4 潘光;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影响[J];西亚非洲;1990年04期

5 李石生;;在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的作用淡化了吗?[J];国际政治研究;1990年01期

6 夏立平;张武平;;当前国际关系中的若干新特点及其影响[J];国际展望;1991年01期

7 杨运忠;;日美矛盾的激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当代亚太;1992年03期

8 陈清漳;对当前国际关系发展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山东对外经贸;1996年07期

9 车铭洲;;新观念:地区主义还是全球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10期

10 苏格;论国际格局的变迁与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胥莉;;试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冲突[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俞新天;;国际关系中文化作用的理论探讨[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罗丹;;麻生执政与中日关系发展走向[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花勇;;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世界交往的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6 杨泽伟;;联合国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庄国土;;论亨廷顿的族群文化观及其对国际关系的解读[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陈克守;;墨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摘要)[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罗旭华;;邓小平国际道德思想探析[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陈东晓;;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与中国安全环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方对美国会少数众议员执意提出所谓纪念《与台湾关系法》30周年决议案表示强烈不满[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吕德胜;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福音[N];解放军报;2010年

3 世经政所 李少军;印度洋海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方祥生;国际关系中的“蛮横”[N];光明日报;2007年

5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维奇·卡拉加诺夫;国际关系进入新竞争态势[N];解放日报;2008年

6 ;学术研究与外交政策:专家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美国亚洲协会董事 廖凯原;世界依赖中美合作共同繁荣[N];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关系——雾中看花[N];人民日报;2010年

9 郭建平;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N];学习时报;2001年

10 记者 严锋;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并提出严正交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成;从合作到冲突:国际关系的退化机制分析[D];外交学院;2010年

2 何霄;阿根廷危机的国际关系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吴克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内地香港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刘艺;跨境民族问题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6 李芳田;国际移民及其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李渤;当代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从民族心理特征角度[D];外交学院;2003年

8 曾向红;霸权世界观与国际关系[D];兰州大学;2010年

9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庆文;环境问题:国际关系中的新焦点[D];暨南大学;2000年

2 夏自钊;话语如何建构“敌人”和“威胁”[D];复旦大学;2010年

3 雷春斌;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民族因素[D];暨南大学;2000年

4 赵为民;试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D];河南大学;2004年

5 邱晓万;论希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中法关系(1995年5月—2005年5月)[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王韵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关系[D];暨南大学;2005年

7 廖震峡;中俄关系:国际关系动因视角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文涛;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中的国际关系障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9 张占顺;冷战后美日安全合作关系的加强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邹宏;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应对策略思考[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水问题与国际关系:区域公共产品视角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6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f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