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从文化外交到公共外交的演进
本文关键词:英国:从文化外交到公共外交的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今天,公共外交被用来概括一国多种行为主体与外国公众互动的各种方式,而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之一种方式。但从历史演变来看,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早期形态。本文通过探索英国从"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演进的近百年历史,揭示了因为提升本国软实力和改善国际环境的需要,公共外交从国家事务的相对边缘地带逐步走向中心的过程。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英国 文化外交 公共外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公共外交理论建构与案例库建设”(项目批准号:08JA860014)最终成果的一部分
【分类号】:D856.1
【正文快照】: 在今天,公共外交被用来概括一国多种行为主体与外国公众互动的各种方式,,而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之一种方式。但从历史演变来看,文化外交是公共外交的早期形态。本文通过探索英国从“文化外交”向“公共外交”演进的近百年历史,揭示了因为提升本国软实力和改善国际环境的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新峰;宋雄伟;;论英国“协同政府”的理念及对中国的启示[J];行政与法;2011年06期
2 黄忠;唐小松;;日本软实力外交探析[J];日本研究;2011年01期
3 孔新峰;;英国减灾救灾社会参与机制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4期
4 简涛洁;;霸权文化与文化威胁——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2011年06期
5 张效利;;英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市场化改革政策评析[J];档案;2011年04期
6 王明进;;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简论[J];国际观察;2011年04期
7 安春英;;英国对非洲的投资合作:概述及借鉴[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8期
8 ;编者心窗[J];港澳经济;1995年06期
9 徐弈;;从国际角色定位的调整看英国新工党政府对欧盟安全与防务建设的态度变化[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10 黄怡;;英法联手送1600万非洲孩子上学堂[J];黄金时代;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咏梅;;浅谈日本的文化外交[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2 任佳;;文化外交能否提升日本软实力——以“动漫外交”为例[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3 洪浩;;英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袁澍;;丝绸之路上的英国驻新疆领事馆考述[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颖;;毛泽东与建国之初的中英建交谈判[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勉励;;关于新中国处理中英旧条约之初探[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廖小健;;英国殖民政策与马来亚马华种族政党联盟的建立[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8 骆梅英;;新“福利”——英国公用事业领域对弱势和低收入群体的供应保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张勉励;;毛泽东与新中国对外谈判建交工作的开创[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书亮;王越霞;;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与香港的回归[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图宾;“血色星期日”遇难者38年后终得昭雪[N];工人日报;2010年
2 王振华;辉瑞“撤退”急坏英国政府[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英又一议员涉嫌骗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盛媛;紧缩伤民、办事不力:大骚乱挑战英国政府[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洪蕾;英国政府精简网站 我们怎么办[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6 陈昕晔;BBC和英国政府的悲剧[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7 吴建民;文化外交 润物无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邓玉山;为救人质,英国搬出恐怖嫌犯帮忙[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弋游;90%:英国决定将关闭90%的政府网站[N];金融时报;2007年
10 陈济朋;儿童幸福榜垫底,英国政府很尴尬[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2 曹现强;当代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德芳;全球化时代的公共外交[D];山东大学;2009年
4 邱显平;当代民族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缪开金;中国文化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晨;英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钱云杰;中英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刘升;试论英国工党政府的欧盟政策[D];新疆大学;2009年
4 孙洋;英国以质量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贾文岩;中国“和而不同”的文化外交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苏玉;新加坡文化外交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余庆环;文化外交视阈下的中日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8 卢雨柔;论当代美国文化外交的实施[D];暨南大学;2011年
9 梁渊;冷战后日本在俄罗斯开展文化外交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潘垂玲(Phan Thuy Linh);21世纪越南的文化外交[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英国:从文化外交到公共外交的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5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