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对中国安全认知转变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考察——国际政治心理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2-07-29 10:55
安全认知是行为体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对安全领域中的事件、政策、行为、趋势及其发展规律等方面形成的预期、评估、信念和推理过程。行为体安全认知的转变并非自发导致的,而是在外部环境刺激和安全意象投射这两大核心自变量的互动作用下共同完成的。外部环境对行为体的刺激本质上是一个信号发射与接收的过程,行为体在接收外部环境刺激而输入的新信息后会在心理环境中有个调适过程;而经由心理环境反应的最终结果就是行为体对特定认知对象逐渐投射出内涵各异的安全意象,从一个安全意象向另一个安全意象的过渡即是行为体安全认知的转变。此外,这一"刺激—投射"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会受到行为体的实力差距、历史记忆及地缘因素等干预变量的影响。本文即是从这两大核心自变量和三个干预变量着手,系统梳理出东盟对中国安全认知转变的内在逻辑演进机理,并以此为分析框架考察1967年以来东盟对中国安全认知转变的历史进程,其根本要义在于找到确保东盟对中国安全认知始终维系在正面化和积极化方向的历史经验和战略教益。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回顾与既有解释的不足
三、安全认知转变的内在逻辑
(一)安全认知的内涵
(二)安全认知转变的核心自变量
1. 外部环境刺激:安全认知转变的诱发
2. 安全意象投射:安全认知转变的基础
(三)影响行为体安全认知的干预变量
四、东盟对中国安全认知转变的历史考察
(一)完全的敌人意象(1967—1971)
(二)敌人意象的退化与竞争者意象的初现(1972—1990)
(三)竞争者意象与朋友意象的交织(1991—2002)
(四)不稳定的朋友意象(2003年以来)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系压力、安全认知与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J]. 颜欣.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9(02)
[2]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区域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J]. 孙国辉,梁渊,李季鹏,鲁梦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3]关于中国的亚洲西太平洋战略和南海问题[J]. 时殷弘. 东南亚研究. 2016(05)
[4]诚意信号表达与中国外交的战略匹配[J]. 尹继武.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03)
[5]新安全观与中国和东盟的安全困境[J]. 张哲馨. 国际展望. 2014(03)
[6]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政策反应[J]. 喻常森. 当代亚太. 2013 (03)
[7]不确定下的担忧:冷战后东盟国家对中国在地区安全角色的认知[J]. 唐翀,李志斐,张楠. 南洋问题研究. 2012(03)
[8]文化与国际信任——基于东亚信任形成的比较分析[J]. 尹继武.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04)
[9]发展中的东盟“中国观”:从威胁到机会?[J]. 奥斯卡.马蒂. 南洋问题研究. 2008(04)
本文编号:3666333
【文章页数】:2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回顾与既有解释的不足
三、安全认知转变的内在逻辑
(一)安全认知的内涵
(二)安全认知转变的核心自变量
1. 外部环境刺激:安全认知转变的诱发
2. 安全意象投射:安全认知转变的基础
(三)影响行为体安全认知的干预变量
四、东盟对中国安全认知转变的历史考察
(一)完全的敌人意象(1967—1971)
(二)敌人意象的退化与竞争者意象的初现(1972—1990)
(三)竞争者意象与朋友意象的交织(1991—2002)
(四)不稳定的朋友意象(2003年以来)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系压力、安全认知与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J]. 颜欣.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9(02)
[2]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区域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J]. 孙国辉,梁渊,李季鹏,鲁梦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3]关于中国的亚洲西太平洋战略和南海问题[J]. 时殷弘. 东南亚研究. 2016(05)
[4]诚意信号表达与中国外交的战略匹配[J]. 尹继武.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5(03)
[5]新安全观与中国和东盟的安全困境[J]. 张哲馨. 国际展望. 2014(03)
[6]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政策反应[J]. 喻常森. 当代亚太. 2013 (03)
[7]不确定下的担忧:冷战后东盟国家对中国在地区安全角色的认知[J]. 唐翀,李志斐,张楠. 南洋问题研究. 2012(03)
[8]文化与国际信任——基于东亚信任形成的比较分析[J]. 尹继武.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04)
[9]发展中的东盟“中国观”:从威胁到机会?[J]. 奥斯卡.马蒂. 南洋问题研究. 2008(04)
本文编号:3666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666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