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根源与“去极端化”领域国际合作

发布时间:2023-03-18 14:21
  伊斯兰教是主张和平、谨守"中道"的宗教,而宗教极端主义是伊斯兰发展的"毒瘤",是被异化的伊斯兰教。"九·一一"事件后,伊斯兰极端主义沉渣泛起,主要表现为:伊斯兰教义被歪曲,部分民间伊斯兰复兴运动被引向极端主义泥潭;伊斯兰"圣战"思想被误读,伊斯兰复兴思潮滑向政治化、极端化;"基地"、"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发展壮大,将伊斯兰极端主义引向全球。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复杂且影响深远,其中宗教极端主义窃取解经话语权后形成的宗教极端主义话语牢笼,成为宗教极端化的深层动因,更成为"去极端化"的重要突破口。在全球反恐新形势下,中国以其特有的方式积极应对,力争在协调三大国际反恐联盟的努力中发挥切实的"建设性作用"。在中国与中东国家"去极端化"领域合作中,可通过凝聚反恐共识、深化解经工作、完善宗教对话机制、发挥爱国宗教领袖的独特作用等举措,最终达到有效防范与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目标。

【文章页数】:23 页

【文章目录】:
宗教极端主义:被异化的伊斯兰教
    (一)历史沉疴:宗教极端主义是伊斯兰发展的“毒瘤”
    (二)现实表现:宗教极端主义全球泛起
解经遭挫:当下宗教极端主义话语牢笼的形成
    (一)“吉哈德”概念的泛暴力化
    (二)“乌玛”概念内涵边界的模糊化
    (三)“自杀”行为的臆造化
    (四)“圣战”内外张力的紧张化
国际反恐合作:合力防范宗教极端主义



本文编号:3763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763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b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