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敌人”:美国的秩序构想、制度战略与对华政策
发布时间:2023-03-20 03:55
与殖民帝国不同,美国通过国际制度将民族国家联系起来,形成由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在美国国内,各有关政治团体就如何达成上述目标,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战略,但找到共同的"敌人"是它们合作的必要条件。冷战后,美国声称自己代表了普遍性,自由国际秩序在地理范围上空前扩大。然而,美国学者认为缺少一个"敌人"使得美国国际秩序构想的缺陷充分暴露了出来,国际上战略透支,国内"路线竞争"愈演愈烈。随着中美实力对比不断接近,美国近年来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被建构成美国不同路线之间协调分歧的共同"敌人"。奥巴马政府(尤其是2011年之后)和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看似截然不同,但都蕴含了一个共同的内在逻辑:通过制度战略的实施,减少"自由国际秩序"的中国色彩。与冷战结束时美国追求普世秩序不同,民主党与共和党未来的对华政策将进一步靠拢,双方都在努力重组一个同质化程度更高的"自由国际秩序"。在美国国内不同路线之间打入"楔子",让它们之间保持分歧,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将更加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文章页数】:39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第一,制度竞争理论。
第二,制度退出理论。
二、“千秋万代新秩序”:(12)美国的国际秩序构想与制度战略
三、利维坦的比希莫斯:(40)制度战略与美国国际秩序的建立、推广和危机
(一)“美利坚帝国大厦”的浮现与暂时退却
第一,威尔逊反对均势政治,呼吁美国领导下的多边合作。
第二,威尔逊反对黩武主义,主张通过自由贸易等方式增进和平。
(二)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构建国际秩序的历史契机
(三)冷战结束后美国“自由国际秩序”的拓展与危机
四、傲慢尚未终结:(88)美国对华敌意与制度战略“路线合流”趋势
(一)将崛起的中国视为“敌人”
(二)美国对华制度战略与“路线合流”
五、结 语
本文编号:3766630
【文章页数】:39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第一,制度竞争理论。
第二,制度退出理论。
二、“千秋万代新秩序”:(12)美国的国际秩序构想与制度战略
三、利维坦的比希莫斯:(40)制度战略与美国国际秩序的建立、推广和危机
(一)“美利坚帝国大厦”的浮现与暂时退却
第一,威尔逊反对均势政治,呼吁美国领导下的多边合作。
第二,威尔逊反对黩武主义,主张通过自由贸易等方式增进和平。
(二)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构建国际秩序的历史契机
(三)冷战结束后美国“自由国际秩序”的拓展与危机
四、傲慢尚未终结:(88)美国对华敌意与制度战略“路线合流”趋势
(一)将崛起的中国视为“敌人”
(二)美国对华制度战略与“路线合流”
五、结 语
本文编号:3766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376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