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采尔和法肯豪森的离职看中德关系变迁
发布时间:2025-01-20 18:30
南京国民政府自1927年4月建立起就急于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以保卫政权。为此,南京政府广泛聘请外国顾问,其中尤以德国军事顾问团最为著名。与其他国家的顾问相比,德国顾问团的规模、驻华时间和影响力都是十分突出的。这个顾问团前后有5任团长,其中尤以佛采尔和法肯豪森任职时间最为长久。身为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团长,佛采尔和法肯豪森有机会在中国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并在中德关系史中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遗憾的是,这两位中德交往的关键人物却先后遭遇被迫离职的命运,其在中国的事业戛然而止。虽然都是被迫离职,但两人离职的原因却相差甚大,对中德关系的影响也是大相径庭。佛采尔的离职很大程度上应由他自己负责,属于个人行为,并不影响整个军事顾问团的正常运转,对中德关系也无大碍。与此相反,法肯豪森却是与整个德国顾问团一起被迫离开的,且其离职并非由于自身工作不力,而是德国领导层强硬要求的结果。对比这两次背景颇为复杂的离职,我们能发现中德关系的主动权已经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中国逐渐失去中德关系的主动权,并最终被德国所抛弃。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一 佛采尔和法肯豪森离职的经过
(一)塞克特取代佛采尔
(二)德国顾问团的集体撤离
二 佛采尔和法肯豪森离职原因
(一)佛采尔理想主义的失败
(二)德国国家战略的抉择
三 中德关系的变迁:对德外交主动权的丧失
(一)中德关系的潜力及挖掘
(二)中德关系的隐忧及恶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4029518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一 佛采尔和法肯豪森离职的经过
(一)塞克特取代佛采尔
(二)德国顾问团的集体撤离
二 佛采尔和法肯豪森离职原因
(一)佛采尔理想主义的失败
(二)德国国家战略的抉择
三 中德关系的变迁:对德外交主动权的丧失
(一)中德关系的潜力及挖掘
(二)中德关系的隐忧及恶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4029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4029518.html
上一篇:在崛起中探索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