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6 23:10
本文关键词:《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1941年苏联与日本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为切入点,以条约的缔约过程和苏联、日本以及中国的互动关系为背景,利用多边档案来研究《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是在中日、苏德、中苏等多角关系的相互作用下,日苏两国相互妥协的结果。条约对二战时期的远东局势,特别对中国的政治、抗日战场、思想舆论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苏联和日本两个方面分析了苏日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其中,苏联部分从对日政策和对华政策两方面来具体论述的。日本部分是从日本制定“北进”还是“南下”的角度论述,详细分析了日军最终放弃北上转而南下的各方面原因。 论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史料再现了条约签订的过程。并对条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首先,详细描述了条约的复杂的签订过程,从松冈洋右的访欧之行写起,与斯大林的第一次会面,同莫洛托夫的三次濒临失败的谈判到最后同斯大林的第二次会谈,双方都做出让步后,终于消除分歧,达成一致。其次,介绍了条约及所附“声明”的内容,苏日中三方对条约的态度。最后,从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立条约相对比的角度,介绍分析了苏日条约的特点。 论文第三部分介绍了苏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首先,对条约及所附声明侵犯中国主权的政治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史实资料论证条约的不合法性。其次,,从日军扩大侵略战争加大中国战场压力方面分析了苏日条约对中国抗日战场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国共双方对条约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分析了双方所持态度的原因,并介绍了中共在当时思想舆论界所遭受到的政治思想攻击。最后,希望通过对《苏日中立条约》的研究,能对我们今天研究冷战时期的外交关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能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苏日中立条约 中国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2.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2
- (一)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8
- (二)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8-10
- (三) 研究方法10-12
- 一、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12-20
- (一) 苏联“以妥协求和平”的远东整体战略12-17
- (二) 日本在“北上”与“南下”之间的抉择17-20
- 二、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过程与内容20-26
- (一) 松冈洋右在莫斯科的谈判20-23
- (二) 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声明”23-24
- (三) 《苏日中立条约》的特点24-26
- 三、 《苏日中立条约》对中国的影响26-37
- (一) 政治上侵犯中国领土主权26-27
- (二) 军事上导致日本扩大侵略,国内抗战艰难27-31
- (三) 在思想舆论界引发争论,中共遭受政治攻击31-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2
- 致谢42-43
- 发表刊物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真;《苏日中立条约》与战时中国[J];民国档案;1995年03期
2 A·A·柯西金,王真;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及其影响[J];民国档案;1997年04期
3 娄杰,左凤荣;1941年苏联关于日本对苏动态的情报[J];民国档案;1997年03期
4 李凡;中立:日本对苏政策的选择(1939—1941)[J];世界历史;1990年02期
5 李嘉谷;关于1941年苏日签订中立条约谈判的新揭密档案[J];世界历史;1998年05期
6 李嘉谷;《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J];世界历史;2002年04期
7 赵文亮,许国林;《苏日中立条约》与中国[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J];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01期
9 邓野;;日苏中立条约在中国的争议及其政治延伸[J];近代史研究;2009年06期
10 А·科什金,王昌滨;日本为何没有进攻苏联[J];当代世界;1996年10期
本文编号:550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55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