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2:15

  本文关键词: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苏联 美国 古巴导弹危机


【摘要】:20世纪60年代,苏联为了扭转核劣势,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在古巴安装了进攻性武器,使美国本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美苏两国在解决古巴导弹危机过程中使整个世界置于核毁灭的空前危险当中,幸运的是由于美国和苏联在关键时刻相互妥协,古巴导弹危机很快得到了解决。尽管如此古巴导弹危机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和平进程。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从古巴革命开始对古巴导弹危机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背景。二战结束后,美苏开始了冷战,在冷战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两大阵营之间在欧洲围绕着德国和柏林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结果是德国和柏林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古巴革命后,卡斯特罗采取了一些激进措施引起了美国不满,美国对古巴实行制裁。为了摆脱困境,古巴投入了苏联的怀抱,苏联在古巴安装进攻性武器,苏联又和美国在拉丁美洲进行了争夺,古巴导弹危机因此爆发。第二部分着重叙述了古巴导弹危机是如何爆发的。美国的持续高压和威胁终于使古巴倒向了苏联,和苏联建立友好关系,寻求苏联的军事援助和保护。苏联为了使美国在德国和柏林问题上妥协,也为了寻求核平衡,赫鲁晓夫冒险把中程导弹安置在古巴。美国的情报机构发现安装在古巴的中程导弹后,肯尼迪主持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执委会召开了一周的会议,制定解决危机的办法,最后决定采取隔离措施迫使苏联撤除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第三部分阐述了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肯尼迪和赫鲁晓夫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维,惊心动魄的古巴导弹危机终于圆满解决,整个世界从核大战的边缘又一次死里逃生.第四部分是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和经验教训的历史思考。分析了古巴导弹危机对古巴的影响,对美国和盟国关系及苏联和盟国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同时,也总结了古巴导弹危机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学会在处理外交关系时冷静,理智和运筹帷幄。
【关键词】:苏联 美国 古巴导弹危机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1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前言10-15
  • 一、选题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一、关于导弹危机的缘起11-12
  • 二、关于苏联和美国在导弹危机中的决策和处理过程的分析12
  • 三、危机的影响12-13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13-15
  • 第一章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历史背景15-24
  • 1.1 美国和古巴关系恶化15-16
  • 1.2 苏联和古巴关系加强16-18
  • 1.3 苏联和美国围绕着德国和柏林问题的斗争18-24
  • 1.3.1 德国问题和柏林问题出现的原因18-19
  • 1.3.2 斗争过程19-24
  • 1.3.2.1 戴维营会谈20-21
  • 1.3.2.2 巴黎四国高级会晤21-22
  • 1.3.2.3 维也纳会晤22
  • 1.3.2.4 柏林墙的建立22-24
  • 第二章 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24-31
  • 2.1 古巴导弹危机的开始24-27
  • 2.1.1 苏联在古巴秘密布置导弹24-25
  • 2.1.2 赫鲁晓夫布置导弹的动机25-27
  • 2.2 美国应对措施的出台27-29
  • 2.3 美国采取隔离措施29-30
  • 2.4 苏联对隔离措施的反应30-31
  • 第三章 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31-41
  • 3.1 高潮爆发前美苏的较量31-34
  • 3.2 高潮的爆发34-36
  • 3.3 危机的解决36-37
  • 3.4 古巴导弹危机迅速解决的原因37-41
  • 3.4.1 苏联不准备发动38
  • 3.4.2 苏联落后于美国38-39
  • 3.4.3 多种沟通渠道起了作用39-41
  • 第四章 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评价41-57
  • 4.1 历史影响41-52
  • 4.1.1 对苏联的影响41-47
  • 4.1.1.1 影响了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军事发展方向41-44
  • 4.1.1.2 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更加恶化44-46
  • 4.1.1.3 苏联和东欧的关系恶化46-47
  • 4.1.2 对国际局势的影响47-51
  • 4.1.2.1 美苏关系有了一定的缓和47-48
  • 4.1.2.2 推动了限制核武器谈判有了进展48-49
  • 4.1.2.3 东西欧关系有了缓和49
  • 4.1.2.4 加深了美国与盟国的矛盾49-51
  • 4.1.3 对古巴的影响51-52
  • 4.2 经验教训52-57
  • 4.2.1 处理危机时多角度的思考问题52-53
  • 4.2.2 外交上要知彼知己53-55
  • 4.2.3 正确处理盟国之间的关系55-57
  • 注释57-60
  • 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澎;战后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及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6期

2 庞炳庵;吴志华;;中国记者亲历古巴导弹危机[J];党史纵横;2007年01期

3 赵光勇;;美国的霸权逻辑——古巴导弹危机的另一个视角[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3期

4 钱海英;;论古巴导弹危机[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5 ;古巴导弹危机应对今鉴[J];董事会;2012年12期

6 赵念渝;;在灾难的边缘——30年后再谈古巴导弹危机[J];国际展望;1992年22期

7 张小明;古巴导弹危机的再认识[J];国际政治研究;1996年01期

8 曹英伟,付佐民;古巴导弹危机与“隔离”政策[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9 ;古巴导弹危机[J];看历史;2011年10期

10 ;古巴导弹危机50周年[J];看历史;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虹 编译;《纽约时报》:慢镜头的古巴导弹危机[N];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美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类似古巴导弹危机[N];人民日报;2007年

3 王勇;从古巴导弹危机看国家安委会作用[N];学习时报;2014年

4 夏明星 薛正霖;中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分歧[N];国防时报;2010年

5 梁亚滨;从古巴导弹危机看乌克兰乱局[N];学习时报;2014年

6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李肇东;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瑞士外交活动[N];光明日报;2002年

7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吴正龙;美俄关系陷入“冷和平”[N];浙江日报;2014年

8 中国前驻克罗地亚大使 吴正龙;美俄关系:“新冷战”还是“冷和平”?[N];北京日报;2014年

9 吴正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美俄陷入“冷和平”[N];解放日报;2014年

10 方向北;恐慌下的大跌[N];中国经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雨;浅析古巴导弹危机与中苏关系的变化[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2 邓志博;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3 刘勇为;英国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反应与处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昊;博弈纬度下的国际危机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茜;不对称的相互依赖与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的加美军事联盟[D];外交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612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612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e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