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宋代海外诸国朝贡使团入华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14:07

  本文关键词:宋代海外诸国朝贡使团入华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朝 朝贡使团 入华 朝贡活动 海外贸易 中外关系


【摘要】:有宋一代,海外诸国纷纷派遣朝贡使团入华朝贡。海外诸国派遣朝贡使团的缘由主要有四种,即贸易利益、政治意图、外交惯例和文化需求,其中贸易利益是最重要的动力。海外诸国获得入华朝贡机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宋朝的招谕,一种是朝贡国的申请。宋朝对于贡期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完全执行。宋朝对于除了高丽之外的大部分朝贡国的使团人数有规定,但是人数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海外诸国朝贡使团的贡使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正使、副使、判官。此外,使团还有一些随行人员,如防援官、三节人从、译语、家属等。使节的成分有官员、商人(包括中国商人)、地方首领、王子、僧侣,其中官员占的比例最高。海外朝贡使团既有跟随中国海外贸易商人的船舶来华朝贡,也有使用本国船只来华朝贡。 宋代中外交通海路占据主要地位,海外朝贡使团从广州、泉州、明州、钦州、登州、海州、通州等港口,邕州、秦州、渭州、熙州等陆路口岸入境。宋朝地方政府要核实海外贡使的身份,身份凭据一类是宋朝的诏书和公凭,另外一类是朝贡国本国的表章。宋朝的地方政府要负责朝贡使团的接待并履行一些管理职能。 海外诸国朝贡使团赴京朝贡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并且人数大多(除了高丽)受到限制。宋朝派出押伴官伴送朝贡使团赴京,押伴官基本上为在七品至九品之间的低级官吏,以中央官员为主,人数一般由一人到三人不等。押伴官的身份在中央以宦官、暏门坹侯和承务郎以上官员为代表,在地方以各路管库等人为代表。宋朝对于海外诸国朝贡使团赴京的日程有严格的规定,地方政府是采取逐州交替、分段护送的方法护送朝贡使团进京。 宋朝的外交馆驿出现了专门化的趋势,朝贡使团的馆驿的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宋代关于馆伴官官职的记载主要集中在高丽,品级主要在从四品到正三品之间。朝贡使团在京参加朝见活动、宴饮活动、游览和文化活动时均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朝贡使团的国书有些还透露出一定的外交信息。大体而言,宋朝授予海外贡使的官职类型主要有文散官、武散官、检校官、环卫官、寄禄官、武官阶、勋、爵等,级别高低不一。按时期而言宋太祖至宋真宗时期(960—1022)所授予海外贡使的官职级别要高于后期;按类型而言文散官、武散官、检校官、勋的级别比较高,爵的级别比较低。按国别而言宋朝授予交趾贡使的官职类型最为丰富,南海诸国的类型比较单调,多为武散官和环卫官。 海外诸国朝贡使团回国启程前需要向宋朝皇帝朝辞。送伴官由原押伴官担任,在送伴出境的过程中朝贡使团的接待体例依据押伴至京的体例执行。至于那些没有获准到京师朝贡而在入境口岸就地交割的使团在完成朝贡任务后就地出境归国即可。由于各种原因,朝贡使团归国时的成员与来进贡时的成员有时候会略有变动。 朝贡使团的贸易活动大体上可以分为官方的贡赐贸易和民间的私觌贸易两种。朝贡国的进贡主要有三种形式:朝贡国以国家名义向宋朝进贡;朝贡国以国家名义向宋朝皇室成员、大臣或政府部门进贡;朝贡使团的主要成员以个人名义向宋朝进贡。宋朝的赐予主要有三种形式:回赐;别赐、特赐、加赐;赐。宋朝对于海外朝贡国的赐予行为遵循一定的规制,主要有估价回赐制、定额赐予制、额外赐予制三种。朝贡使团的私觌贸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交易形式,另一种是间接交易形式。私觌贸易的管理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要从经济数据上比较准确地直接估测朝贡使团在华贸易盈亏状况是很难的,需要回归基本理性进行考察和借助于间接证据,即朝贡使团的朝贡积极性。 宋朝依据朝贡国的实力大小给予朝贡使团不同的接待规格。同时,宋朝也会因为地缘政治和外交策略的转变在不同时期给予同一朝贡国的朝贡使团不同的接待规格。宋朝接待海外诸国朝贡使团的费用来源有三:拨款、自筹和摊派。至于数额,史料记载不多。宋朝在接待海外诸国朝贡使团的过程中一般是贯彻华夏中心主义的做法,要求海外诸国服从于宋朝礼仪规制。 宋朝中央政府机构负责接待与管理海外朝贡使团的政府机构可以分为主管机构、事务机构和辅助机构三种。主管机构是起指导性作用的重要部门,主要有枢密院、中书门下省、尚书省、礼部、户部。事务机构是执行具体事务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的部门,主要有客省、鸿胪寺、四方馆、暏门、三司、太府寺。辅助机构是起协助配合作用的部门,主要有学士院、翰林御书院、史馆、兵部、工部、入内内侍省、编敕所、国子监、左藏库、封桩下库、祗候库、瑞物阁、象院、骐骥院。宋代的路级机构有涉外职能的主要有经略安抚使司、转运司、市舶司、监司、沿海制置司。此外,宋代的府、州、军、监级和县级机构履行着食宿接待、信息上报、押运护送、贸易管理等职能。各级各个政府机构的关系错综复杂,既有指挥命令,又有协调合作;既有各司其职,又有交叉层叠;既有主要负责,又有次要辅助。在地方政府中广南西路的地方政府比其它地方政府享有更大的外交权限。宋朝在接待与管理海外朝贡使团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法令形式出现的朝贡条例和以经验形式出现的朝贡惯例,但是两者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执行。 宋朝对待海外贡使的态度呈现出防范与怀柔的双面原则:防范为首,怀柔为次。宋朝对海外朝贡使团的百般柔远之恩是建立在对其严加防范的基础上的。在虚幻与虚荣的朝贡盛况下,没有意义的统治集团的意淫却对事不关己的下层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杀伤力。这是皇权社会下的悲剧。
【关键词】:宋朝 朝贡使团 入华 朝贡活动 海外贸易 中外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9;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2-5
  • Abstract5-9
  • 目录9-13
  • 绪论13-27
  • 一、宋代海外朝贡使团入华情况简述13-17
  • 二、学术史回顾17-24
  •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24-27
  • 第一章 朝贡使团的派遣27-63
  • 第一节 派遣缘由27-37
  • 一、贸易利益27-30
  • 二、政治意图30-32
  • 三、外交惯例32-35
  • 四、文化需求35-37
  • 第二节 入贡的获许37-41
  • 一、宋朝的招谕37-38
  • 二、朝贡国的申请38-41
  • 第三节 使团的人员构成41-58
  • 一、人数41-45
  • 二、高丽朝贡使团的成员组成45-49
  • 三、交,

    本文编号:630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630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