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的国家形象塑造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14 03:30

  本文关键词: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的国家形象塑造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和平发展 国家形象 塑造对策


【摘要】:国家形象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世界各国而言,良好的国家形象的塑造,一方面可以增强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自信心、影响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可以为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对中国而言,良好的国家形象塑造,在打消世界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的同时,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不实论调,也坚定地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的国家形象的塑造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在分析国家形象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着重考察在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目标定位,当前中国国家形象面临的问题及其外部挑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国家形象的基本理论,包括国家形象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国家形象是以一个国家的物质实力为评价对象,在国际社会相互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一个国家公众通过意识、道德、价值观等社会观念对另一国家的形象做出的评价和反应。国家形象具有可塑性与复杂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等基本特征。与此同时,国家形象还具有促进权力合法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功能。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目标定位。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紧急性和急迫性。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是顺应时代要求,满足中国加强对外交往的需求,是彰显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是应对“中国威胁论”增强国际贡献的需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家形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明确目标和方向。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外部挑战。在对国家形象提出明确目标定位的同时,我们更要明确当前我们国家形象的塑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外部挑战。当前,我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如国家形象的统筹规划不足,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差异大,国家形象的宣传力度不够,国家形象的塑造易受社会危机事件的影响等问题。与此同时,国家形象的塑造还面临着“中国威胁论”的不断出现、西方国家强大的国际媒介传播力以及信息时代互联网媒介的迅速传播等挑战。这些都是我们在国家形象塑造的过程中所急需解决的。 第四部分主要进行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的对策研究。根据对以上国家形象的定位和我国国家形象塑造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必须要提升到国家战略的角度,统筹规划,在国内坚持和谐发展和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的同时,以和谐世界理念为指导,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地区合作,不断增强国际贡献。充分整合互联网媒介和传统新闻媒介,掌握国际媒介传播的主导权。最后,我们还要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努力丰富国家形象的精神内涵,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努力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强大的软实力内核。
【关键词】:中国 和平发展 国家形象 塑造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0
【目录】:
  • 目录4-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导论12-22
  • (一) 选题意义12-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0
  • 1. 国内研究现状14-18
  • 2. 国外研究现状18-20
  • (三)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20-22
  • 1. 本文的难点20
  • 2. 本文的创新点20-22
  • 一、国家形象的基本理论22-31
  • (一) 国家形象的概念和构成要素22-24
  • (二) 国家形象的特征24-27
  • 1. 可塑性25
  • 2. 复杂性25
  • 3. 主观性与客观性25-26
  • 4. 稳定性与可变性26-27
  • (三) 国家形象的功能27-31
  • 1. 政治功能28
  • 2. 经济功能28-29
  • 3. 文化功能29-31
  • 二、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目标定位31-41
  • (一) 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的必要性31-35
  • 1. 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对外交往的需要31-32
  • 2. 彰显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32-33
  • 3. 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构建和谐世界的需要33-34
  • 4. 扩大国际共识,应对“中国威胁论”的需要34-35
  • (二) 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的目标定位35-41
  • 1. 树立民主法治、和谐稳定的国家形象35-36
  • 2. 树立改革进取、繁荣发展的国家形象36-37
  • 3. 树立文明开放、兼容并包的国家形象37-38
  • 4. 树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负责任国家形象38-39
  • 5. 树立友好热情、恪守规则的高素质公民国家形象39-41
  • 三、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41-51
  • (一) 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面临的问题41-46
  • 1. 国家形象的战略规划不足41-42
  • 2. 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42-43
  • 3. 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与西方国家的评价差异性较大43-44
  • 4. 国家形象易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危机事件的损害44-46
  • (二) 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46-51
  • 1. “中国威胁论”的不断出现46-47
  • 2. 西方国家强大的媒介传播力47-49
  • 3. 信息时代互联网媒介的迅速传播49-51
  • 四、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的对策51-64
  • (一) 加强统筹规划,确立国家形象塑造战略51-52
  • (二) 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52-55
  • 1.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全面发展52-53
  • 2. 切实保障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53-55
  • (三)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55-57
  • 1. 推进文化自主创新,壮大文化实力55
  • 2.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影响力55-56
  • 3. 吸收古今文明成果,培育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价值观56-57
  • (四) 整合国家媒介资源,掌握媒介国际传播主动权57-59
  • 1. 整合互联网与传统媒介资源,增强媒介传播力57-58
  • 2. 充分利用媒介事件,掌握国际媒介传播的主动权58-59
  • (五) 加强人文教育,提升公民素养59-61
  • 1. 做好基础教育,提高公民思想素养59-60
  • 2.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60-61
  • (六) 加强国际合作,妥善处理领土争端61-64
  • 1. 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61-62
  • 2. 加强区域协作,妥善处理领土争端62-64
  • 结语64-65
  • 注释65-69
  • 参考文献69-73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73-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蔡月亮;;政府国际公关:国家形象塑造的新视野——兼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东南传播;2007年01期

2 李勇华;;真实的中国需要真实的事实[J];中国广告;2008年12期

3 ;聚焦国家形象系列报道之一 重塑国家形象的新思维[J];人民论坛;2009年13期

4 赵玉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J];科技信息;2007年02期

5 刘康;;如何打造丰富多彩的中国国家形象?[J];新闻大学;2008年03期

6 窦小文;;德国重塑国家形象的经验与启示[J];对外传播;2008年12期

7 明安香;;关于国家形象大传播的若干思考[J];公关世界;2008年03期

8 乔旋;;从文化外交战略看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J];党政论坛;2010年03期

9 戴丽娜;;基于“软权力”构建的国家形象广告研究[J];新闻记者;2010年03期

10 张国新;宣传国家形象理论 展示东方大国形象——读《国家形象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万晓红;;奥运报道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倪建平;;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国对非洲政策:和谐文化传播的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陈世瑞;;危机情境下的国家形象塑造——以汶川大地震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5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倪建平;;关于中国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理论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李爱晖;万兴伟;;国家形象构建视域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与新闻体制机制创新——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旭辉;;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媒介因素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汝东;;论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形象传播的宗教修辞策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刘斌;杜婕;;北京奥运战略与国家形象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法国尼斯大学MBA、旅游地产策划专家 徐国辉;旅游:中国软力量传播的硬力量[N];中国旅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田建明;陪阿尼帕妈妈拍摄“国家形象片”[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特约撰稿 凌雨;中国海外营销自己[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4 艺延;文艺界人士呼吁:关注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永钦;满足群众需求 传播国家形象[N];中国妇女报;2011年

6 丁刚;品味甘甜需要时间[N];人民日报;2010年

7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尹鸿;电影要柔性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2009年

8 苏丽萍;专家研讨“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N];光明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郭人旗;打造“文化塔尖” 宣传国家形象[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石一宁;塑造国家形象 提升国家软实力[N];文艺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阳;国家形象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袁赛男;哲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县祥;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国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王思齐;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D];浙江大学;2011年

6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胡斌;何以代表“中国”[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和传播[D];复旦大学;2005年

9 于朝晖;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玲玲;《人民日报》镜像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琨;中国电影中国家形象建构的问题与策略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彦;试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董坤;公共危机中新闻媒体的国家形象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何亚伦;台湾地区媒体对中国大陆国家形象之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6 程亚娜;传媒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提升国家形象的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李皓;论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家形象的优化[D];湘潭大学;2010年

8 常宁;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对中国形象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侯春鹏;中青年外交的理论、实践与中国的战略应对[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10 李海宁;后奥运时代西方主流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0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670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0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