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政策:非对称性互动中的“大国困境”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14 10:17
本文关键词:中国南海政策:非对称性互动中的“大国困境”思考
【摘要】:本文在“非对称性互动中存在大国困境”这一基本假设的前提下,以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互动为逻辑起点,提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与其他国家的互动过程具有非对称性的特征”这一判断,在这种非对称的互动中,作为相对的大国——中国,由于一般的大国特征以及本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陷入了一种“大国困境”,中国的南海政策正是在这种大国困境中制定和实施的,对该政策的理解、评价和未来趋势的预测都必须考虑到“大国困境”的潜在作用和可能的变动方向。
【关键词】:非对称性互动 大国困境 南海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3
【目录】:
- 摘要4
- Abstract4-7
- 导论7-18
- (一) 研究目的7-8
- (二) 文献综述8-14
- 1. 关于南海问题的几个研究领域8-10
- 2. 关于中国南海政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0-14
- (三) 本研究的特点14-16
- 1. 基本假设和理论框架14
- 2.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14-15
- 3. 关键概念阐释15-16
- (四) 本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思路16-18
- 一、理论:非对称性互动与“大国困境”18-26
- (一) “非对称性互动”理论框架的提出18-21
- 1. 非对称性互动的概念与界定18-20
- 2. “大国困境”的产生与影响因素20-21
- (二) “非对称性互动”理论框架的局限性21
- (三) 中国在南海之争中处于非对称性的互动状态21-26
- 1. 南海之争的非对称性22
- 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大国困境”22-26
- 二、实践: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困境”与中国的南海政策26-36
- (一) 南海问题的背景26-30
- 1. 南海战略位置的重要性26-27
- 2. 南海问题凸显的历史背景27-28
- 3. 南海之争的现状28-30
- (二) “大国困境”的三个阶段及中国南海政策的实践30-36
- 1. “大国困境”的集中凸显(20世纪70—80年代)31-32
- (1) 主权宣示与有限自卫相结合的南海政策31
- (2) “大国困境”的集中表现31-32
- 2. 摆脱“大国困境”的有力尝试(20世纪90年代)32-33
- (1)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提出32
- (2)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积极成果32-33
- 3. “大国困境”的深化倾向(21世纪—)33-36
- (1) 新的困境的产生33-34
- (2) 要素分析34-36
- 三、“大国困境”与“南海政策”的前景——“不变”与“变”36-54
- (一) “大国困境”的长期性与中国南海政策的延续性36-38
- 1. 非对称状态的长期性36-37
- 2. “循环困境”37-38
- (二) “大国困境”的应对:新机遇与新挑战38-50
- 1. 国内层面:促进两岸南海合作以实现力量整合38-41
- (1) 台湾问题在非对称结构中的地位38-39
- (2) 两岸合作的新契机与可能性39-41
- 2. 区域层面:依托东盟机制提高南海各国行为的可预期性41-44
- (1) 东盟介入南海问题的效果分析41-43
- (2) 把握东盟的“合”与“分”43-44
- 3. 国际层面:控制南海问题国际化的趋势44-50
- (1) 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解析45-48
- (2) 坚持双边谈判机制48-50
- (三) “大国困境”的突破:两种可能的路径选择50-54
- 1. 均势:欧洲经验在东南亚的实践50-51
- 2. 王道:亚洲经验在东南亚的回归51-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 中国与南海问题大事记(1974-2012)59-64
- 后记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军;区外大国对南海地区的渗透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01年11期
2 何志工;安小平;;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及其影响[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3 邵建平;李晨阳;;东盟国家处理海域争端的方式及其对解决南海主权争端的启示[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4 鞠海龙;;美国奥巴马政府南海政策研究[J];当代亚太;2011年03期
5 李金明;;南海问题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J];东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6 鞠海龙;宋燕辉;;论当前中国和平维护南海权益的国际环境[J];东南亚研究;2011年04期
7 李国强;;南海问题的观察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2期
8 王逸舟;;和平崛起阶段的中国国家安全:目标序列与主要特点[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3期
9 张海文;岛屿在国家间海上划界的效力[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年01期
10 赵锐玲;东盟对南中国海问题的介入及其消极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672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67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