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启蒙理性”与“非家异感”——“反犹主义”的双重根源及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4 10:18

  本文关键词:“启蒙理性”与“非家异感”——“反犹主义”的双重根源及当代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反犹主义 启蒙理性 非家异感


【摘要】: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将"反犹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病症,认为其病灶在"启蒙理性"和"非家异感"。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由于人类对知识、技术的一味依傍,"启蒙理性"逐步丧失其价值维度,成了宰制犹太人的工具;弗洛伊德的"非家异感",是指人类在孩童期就已形成的对陌生、异在的恐惧心理,在此心理机制的影响下,"无根"的犹太人饱受敌意、屡遭排斥。当今仍然存在着不少"反犹主义"的变体,故须时刻保持理性的自我反思与批判,让启蒙远离极权、回归正途,同时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作为异在、他者的一重身份,我们可以通过接纳、融入或创造新的文化,逐步消除由"非家异感"而引发的隔阂与敌对。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反犹主义 启蒙理性 非家异感
【分类号】:D815
【正文快照】: “反犹主义”(Antisemitismus)这个话题似乎已成明日黄花,正如阿多尔诺所言:“反犹主义者已不复存在了。”[1]207一提到“反犹主义”,我们的记忆大都会定格在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纽伦堡法案、水晶之夜、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等一连串惨绝人寰的排犹暴行。然而作为启蒙辩证法之消

本文编号:672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672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