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软实力战略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2 19:05
本文关键词:中美软实力战略比较研究
【摘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软实力”就成为了中外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学者的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随着软实力理论的逐渐发展和成熟,软实力研究也不断从理论分析向实证应用方面延伸与拓展,,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不仅关注于国家的安全与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注重本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共同推进与协调发展,从而更为有效的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与战略目的。由于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具有不同的国家特质和民族性格,因此双方软实力战略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国际战略框架为经,以软实力理论为纬,从战略决策、战略认知、战略资源、战略意图、战略路径、战略评估和战略谋划等七个方面来系统比较中美两国的软实力战略,这七个部分的内容自然构成了本文的论述框架与核心内容。第一章从国际战略决策的视角来分析软实力的战略价值。首先采用历史分析 方法,阐述软实力对大国崛起的战略意义和战略价值。其次论述软实力战略的重要要素,包括战略环境、国家定位以及国家利益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整的软实力战略体系。第二章从战略认知的角度比较中美两国对软实力内涵的不同理解。首先对软 实力理论的由来、内涵、构成、发展、意义以及局限等各个要素做出具体分析,其次比较中美两国对软实力内涵的不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美两国对软实力战略价值的认知差异。第三章从战略资源的角度来比较中美两国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软实力的构成 要素包含多个方面,但文化、价值观念和国际制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中美两国软实力资源优势并不相同,因此在软实力三大核心要素上也呈现出各自特点。第四章从战略意图的角度来比较中美两国软实力战略的目的。虽然中美两国 都实施软实力战略,但由于二者有着不同的战略文化与战略传统、不同的国家定位与国际地位,加上民族特性和历史文化的差异,使双方软实力战略的目标迥异第五章从战略路径的角度来比较中美两国软实力的载体。战略目标的不一样,导致了战略手段的差异。美国的软实力战略表现出外向型的特征,旨在“塑 造一个新的他者”,重在同化;而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则具有内敛型的特点,旨在“塑造一个新的自我”,重在感化。 第六章从战略评估的角度来比较中美两国软实力的效用。历史分析法是国际战略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首先需要考察中美两国软实力建设的历史进程。其次,任何战略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检验一个战略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其战略效用。中美软实力战略效用的评估主要包含国内民众感召力、两国的彼此认同力以及两国的国际吸引力三个层次。 第七章从战略建议的角度来分析中美两国的软实力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与美国强大的软实力相比,中国软实力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吸取美国软实力建设的经验和启示,结合中国的自身特点来分析当前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总体而言,美国是一个软实力强国,不仅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更有能将资源转化为影响力的强大能力,其经验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就中国而言,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将软实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不仅是和平发展战略的内在诉求,也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需要。在全球化、信息化、制度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也取决于其文化、制度及价值观念所代表的软实力,还取决于本国的政策是否让其他国家感到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尊重、自己的利益得到了关注。某种程度上说,未来的竞争是软实力的竞争,软实力的优点将决定着21世纪的面貌,也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走势。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客观评估中美两国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和发展态势,以期对中国软实力建设和软实力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 美国 软实力 战略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2.3;D871.2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Abstract6-10
- 目录10-16
- 导论16-39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16-19
- (一)研究缘起16-17
- (二)研究意义17-19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9-35
- (一)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研究历程19-23
- (二)国外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23-27
- (三)国内对软实力的研究27-32
- (四)国内外软实力研究述评32-35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5-37
- (一)研究内容35-36
- (二)研究方法36-37
- 四、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37-39
- (一)研究创新点37
- (二)研究难点37-39
- 第一章 战略决策:软实力的价值39-71
- 第一节 国际战略决策分析39-48
- 一、 国际战略的概念39-43
- 二、 国际战略决策43-46
- 三、 国际战略决策程序46-48
- 第二节 国际战略决策:软实力与大国兴衰48-57
- 一、 霸权性大国49-52
- 二、 主导性大国52-54
- 三、 挑战性大国54-57
- 第三节 软实力战略体系构建57-71
- 一、 软实力战略的影响因素57-69
- 二、 软实力战略体系的内容69-71
- 第二章 战略认知:软实力的内涵71-91
- 第一节 软实力理论分析71-82
- 一、 软实力的由来与背景71-73
- 二、 软实力的构成与发展73-78
- 三、 软实力的意义和局限78-82
- 第二节 中美对软实力内涵的理解82-86
- 一、 美国对软实力内涵的理解83-84
- 二、 中国对软实力内涵的理解84-86
- 第三节 中美对软实力价值的认知86-91
- 一、 美国认知——寻求世界霸权新的解释视角86-88
- 二、 中国认知——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支撑88-89
- 三、 中美对软实力认知的差异89-91
- 第三章 战略资源:软实力的要素91-119
- 第一节 中美对软实力构成要素的理解91-95
- 一、 美国对软实力构成要素的理解91-93
- 二、 中国对软实力构成要素的理解93-94
- 三、 软实力的核心要素94-95
- 第二节 中美软实力核心要素比较95-116
- 一、 文化95-101
- 二、 价值观念101-107
- 三、 国际制度参与度107-116
- 第三节 中美软实力战略资源比较的启示116-119
- 一、 中美软实力资源界定的差异116-117
- 二、 战略资源与战略能力的平衡117-119
- 第四章 战略意图:软实力的目标119-136
- 第一节 中美战略文化比较119-127
- 一、 战略文化的概念119-121
- 二、 美国的战略文化与战略惯性121-124
- 三、 中国的战略文化与战略传统124-127
- 第二节 中美软实力战略目标比较127-133
- 一、 美国软实力战略目标127-130
- 二、 中国软实力战略目标130-133
- 第三节 中美软实力战略目标比较的启示133-136
- 一、 战略意愿和战略能力的平衡133-134
- 二、 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的平衡134-136
- 第五章 战略路径:软实力的载体136-157
- 第一节 软实力与公共外交136-139
- 一、 软实力:公共外交的理论支撑136-139
- 二、 公共外交:软实力的战略路径139
- 第二节 中美软实力战略路径比较139-155
- 一、 美国软实力战略路径140-147
- 二、 中国软实力战略路径147-155
- 第三节 中美软实力战略路径的特点与启示155-157
- 一、 中美软实力战略路径特点155-156
- 二、 战略手段与战略效用的平衡156-157
- 第六章 战略评估:软实力的效用157-181
- 第一节 中美软实力建设的历史回顾157-166
- 一、 美国软实力建设历程157-162
- 二、 中国古代盛世中的软实力因素162-166
- 第二节 中美软实力战略的效用166-181
- 一、 国内层次:中美两国的国内感召力167-169
- 二、 国家层次:中美两国的彼此认同力169-172
- 三、 国际层次:中美两国的国际吸引力172-181
- 第七章 战略谋划:软实力的构建181-209
- 第一节 美国软实力建设的优势与不足181-187
- 一、 美国软实力建设的优势181-184
- 二、 美国软实力建设的不足184-187
- 第二节 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优势与不足187-196
- 一、 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优势187-190
- 二、 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不足190-196
- 第三节 中国软实力战略谋划196-209
- 一、 软实力战略资源的挖掘和培育197-199
- 二、 软实力战略能力的提升199-202
- 三、 软实力战略的层次布局202-209
- 结语 软实力建设与中美关系的未来209-219
- 一、 软实力建设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意义209-210
- 二、 中美软实力建设的优势和不足210-212
- 三、 中美软实力战略比较的启示212-214
- 四、 软实力建设与中美关系的发展214-219
- 参考文献219-237
- 致谢237-2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建嵘;;一个民族的真正软实力[J];人民论坛;2009年21期
本文编号:720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720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