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外交论文 >

新时期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变化及对中国的安全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6:39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变化及对中国的安全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安全保障政策 正常国家化 安倍政权 国家安全 积极和平主义


【摘要】:近几年来日本在安全保障方面政策变动频繁,借助美国全球战略重心重回亚洲的东风,日本不断加快其安保改革的步伐。在法理层面,不断更新升级有关安全保障的法律,解除日本安保改革的法律桎梏,在军事实力层面不断提升自卫队的资源配备和作战能力。日本为加快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实现其正常国家化的图谋。方面,改革安保政策,极力鼓吹“积极和平主义”理念。利用积极和平主义理念掩盖其非和平的实质,为实现其军事大国野心开道;另一方面不断渲染中国威胁论,上世纪70、80年代就开始讨论中国的崛起会不会影响日本的既得利益,认为日本和中国都属于东亚地区的大国,两国在地区战略上存在着很多利益重叠,崛起中的中国对于要实现军事大国化、正常国家化的日本是一个潜在的大威胁。所以新时期安倍政权以“和平”理念为由头在国际社会不断抹黑、影射中国军事发展不透明,黑化中国在国际上国家形象,把中国塑造地区安全环境破坏者,由此向国际社会表明日本安保政策变化的必要性。解读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的变化,了解其变化背后的日本战略企图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应对地区形势变化。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介绍日本安保战略及其新变化,并结合日本安保战略大变化的具体背景,指出新安全保障战略的改变对日本国家政治军事的重要意义以及日本日后在防卫安全方面的走向,并以此作为本文的基础视角;第二个部分重点总结了造成新时期日本安全保障战略变化的国内外因素,从内外两个因素进行归因,作为研究新时期日本安保政策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日本安全保障政策的变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侧重从国家攸关利益、对外战略和中国的和平发展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充分认识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最后根据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具体影响从合作、平衡、抑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日本安全保障政策 正常国家化 安倍政权 国家安全 积极和平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31.3;D8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一、问题的提出10-11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一) 研究目的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三、相关概念界定12-13
  • (一) 安全保障概念12-13
  • (二) 日本安全保障概念13
  •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3-16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17
  • (一) 研究思路16
  • (二) 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新时期日本安全保障政策17-29
  • 一、新时期日本安全保障政策的发展进程17-22
  • (一)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设置17-18
  • (二) 修订新版防卫计划大纲18-19
  • (三) 制定防卫装备转换三原则19-20
  • (四) 敲定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20-21
  • (五) 通过新安保法案21-22
  • 二、新时期日本安保政策的新变化22-29
  • (一) 修订升级安保政策法律,解禁集体自卫权23-24
  • (二) 转变遏制性安全政策,构建独立强军防务政策24-25
  • (三) 推行价值观外交,鼓吹积极和平主义25-27
  • (四) 加强与盟国军事安全合作,构筑多国间安全保障合作组织27-28
  • (五) 改革政治、军事机构,加强在安保方面的地方协作和官民合作28-29
  • 第三章 新时期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发展的内外因素29-37
  • 一、内部因素29-32
  • (一) 国民意识与日本安保政策发展29-30
  • (二) 政治环境与日本安保政策发展30-31
  • (三) 国力与日本安保政策发展31-32
  • 二、外部因素32-37
  • (一) 亚洲复杂的地区局势及特殊的地区格局32-33
  • (二) 美国“亚太再平衡”及日美同盟33-35
  • (三) 中国崛起及日本地缘政治理念35-37
  • 第四章 日本新安全保障政策对中国安全局势的影响37-43
  • 一、对中国国家攸关利益的影响37-40
  • 二、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影响40-41
  • 三、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影响41-43
  • 第五章 中国对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变化的对策分析43-47
  • 一、统合——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增加政治互信43-44
  • (一) 加强日中首脑和国防(安保)当局之间的危机管理机制43-44
  • (二) 着力加强中日两国的政治互信,开拓日中安全合作新的前沿44
  • 二、平衡——展开全方位外交,减缓日本安保战略的压力44-45
  • (一)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发挥地区合力作用44-45
  • (二) 构建与美国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中美日三角战略模式45
  • 三、抑制——以我为主,强化自身能力建设45-47
  • (一) 提高综合国力、加快军事力量的发展45-46
  • (二) 优化策略选择、加强国际公关46-47
  • 第六章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展望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国家安全[J];国家安全通讯;2001年01期

2 陈向阳;“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展望[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陈胜武;;战略战争与中国国家安全[J];国际论坛;2006年05期

4 王逸舟;;和平发展阶段的中国国家安全:一项新的议程[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5期

5 程波;;论中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与挑战[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6 汤传文;曾探;;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J];知识经济;2008年11期

7 匡四;;《中国国家安全概览(2005~2007)》出版[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郭建军;;第七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楚树龙;;世界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安全[J];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04期

10 郭建军;;第八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光楷;;正确传播中国国家安全形象[A];公共外交季刊2010冬季号(总第4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苗 记者 李东航;第八届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在京召开[N];解放军报;2009年

2 刘跃进;中国国家安全顶层设计新思路[N];学习时报;2013年

3 张文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N];中国国防报;2007年

4 记者 黎晓艳 见习记者 何鹏;“天下虽安,忘战必危”[N];黄石日报;2012年

5 记者 刘凯;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召开[N];运城日报;2014年

6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徐庆超;中国新亚洲外交不是中国版“门罗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2012大国大选年 中国如何应对挑战[N];南方日报;2011年

8 ;“力拓间谍门”事件不应政治化[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特约嘉宾 孟宪生 本报记者 温庆生;中国国家安全大战略四问[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田文林;中国外交发声为什么有底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浦启华;21世纪初期的亚太战略态势与中国国家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唐金权;20世纪60年代中国国家安全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婷;新时期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变化及对中国的安全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蔺运珍;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与中国国家安全[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向阳;21世纪初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香波;俄印关系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张伟;美国重返亚太及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和中国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黄小芳;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预警系统之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yN;中国和平崛起的安全环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周小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暖春;权力与中国国家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秦松涛;印度核政策与中国国家安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2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aijiao/892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