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数字文化的哲学——《数字化时代的后现代性》述评

发布时间:2018-06-19 03:49

  本文选题:数字化社会 + 后现代性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由此引发对人与社会的再思考。欧洲17世纪以来的理性至上思想已进入饱和状态,个人主义逐渐走向衰落,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科技迅猛发展,数字化社会逐渐形成,人类原始认知结构中的多元性和集体思想被唤醒,在网络社群中重新聚合,世界不再是"一神论"主宰的世界,而是对立耦合及多元文化相互包容、共存的世界。而网络"部落"的趣好分享、情感归属、多元理念、精神物化、非功利性欲望等现象则被马菲索利称之为后现代特征,并逐渐游离出以一致性和二元对立为核心的理性观念。数字化世界不仅开创了大众媒介时代,也满足了网民多种非功利性的文化需求。而要使数字化社会稳健发展,在法制的前提下,顺其自然是一种智慧的策略。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society has profoundly changed people's life and mode of thinking, which leads to rethinking of people and society. Since the 17th century, the rational supremacy in Europe has entered a saturated state, individualism has gradually declined. 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20th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digital society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The diversity and collective thought in human primitive cognitive structure were awakened and reintegrated in the network community. The world is no longer a world dominated by monotheism, but a world of opposites and coupling, multiculturalism and mutual tolerance and coexiste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henomena of network "tribe" such as interest sharing, emotional attribution, pluralistic idea, spiritual materialization, non-utilitarian desire and so on are called the postmodern characteristics by Mafisori, and gradually dissociate the rational concept with consistency and duality as the core. The digital world not only opens up the mass media age, but also meets the non-utilitarian cultural needs of netizens. In order to make the digital society develop steadily, under the premise of legal system, it is a wise strategy to let nature go by.
【作者单位】: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G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学和哲学中的后现代性[J];读书;2000年09期

2 曾耀农;政治与道德话语的放逐——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评估之二[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1期

3 岳友熙;;后现代性:现代性的自我反思和超越[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高宣扬;;后现代主义:思想与艺术(五)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尼采美学中的交错表现[J];美苑;2008年03期

5 郑玮;郑毓信;;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科学性[J];学习与探索;2009年02期

6 C.蒙加蒂尼 ,陈彪 ,郝逸;后现代性的意识形态[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7 文征;后现代性与当代社会思潮[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8 王一川;回到现代性的日常生活基础——从“黄河”形象看后现代性的建设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9 陈亚军;我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王松慧;;论消费社会中人的“自由”[J];青春岁月;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王建平;;历史的回文[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吴建国;;试论旅游对四川藏区文化生态的重构(摘要)——以阿坝藏区为例[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4 宋一苇;;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性理论话语[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孙绍谊;;市场转型中的影像重组:新媒体与文化批评[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6 米琳;;《看见月亮了吗?》的后现代性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云鹏;后现代性与传统、与我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赵立爱 山东轻工业学院党委宣传部;文化透析与诗意表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金惠敏;后现代主义:在思潮之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林华瑜;新现实语境下知识分子的文化选择[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夏兴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N];人民日报;2009年

6 肖自强 汪民安 姚福燕;后现代主义五人谈[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陈铭;严肃而又前卫的学术[N];湖北日报;2004年

8 冯敬诺 杨信礼;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60年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N];学习时报;2009年

9 杨四平;当前新诗的城市诉求[N];安庆日报;2005年

10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当前时代的倒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彦;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如意;技术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2 孙颖东;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反思到永恒的价值诉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祁春燕;《坠落的人》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5年

4 张敏;唐·德里罗小说的后现代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周坦;论娄烨新世纪电影的后现代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朱长泉;后现代通俗小说中的悖论[D];宁波大学;2008年

7 杨丽萍;黑客文化的后现代性分析[D];广西大学;2012年

8 樊蕾;论新生代电影的审美风格转变[D];山东大学;2008年

9 葛红刚;后现代主义和中国——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艺术文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38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038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c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