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文化的内涵阐释
[Abstract]:Liu San-Jie of Zhuang nationality has been born for more than 1000 years, and in her long-term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she gradually formed the culture of Liu San-Jie. The article summarizes systematically the history of Liu San Jie's cultur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ts rich connotations are explain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from its long history, distinct nationality, multi-cultural fusion, wide spread and the growth of bringing out the old and bringing forth the new.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基金】:2015年广西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越南使臣的汉文燕行文学与古代广西地理文化研究”(15BWW004) 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建设经费资助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琦;关于建设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几个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4期
2 覃萍;梁培林;;解读民族文化品牌——以刘三姐文化品牌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邓伟龙;;空间的建构与认同——刘三姐文化深层底蕴的探讨之二[J];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杨宁宁;;“刘三姐”——壮汉民族文化交融结出的硕果[J];当代广西;2008年16期
5 张利群;;论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多维构建[J];文艺争鸣;2008年11期
6 玉苗;;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例[J];桂海论丛;2009年02期
7 韦杨波;;20世纪90年代以来刘三姐文化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20期
8 吴晓山;;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景演出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印象·刘三姐”为例[J];特区经济;2010年07期
9 郑丽莲;;刘三姐文化的艺术表现[J];艺术探索;2010年04期
10 周佐霖;;刘三姐文化流传与发展的内因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梁沂滨;“印象·刘三姐”唱响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N];经济日报;2006年
2 刘科;刘三姐歌谣 以歌代言,扎根壮乡[N];西部时报;2007年
3 李红梅邋黄鸿业;“刘三姐”闯东盟成定局[N];人民日报;2007年
4 刘昆;《印象·刘三姐》:文化的成功范本[N];贵阳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蕾;柳州:借“刘三姐”做大文化产业[N];光明日报;2009年
6 蒋桂斌;《印象·刘三姐》缘何“逆势叫座”?[N];西部时报;2009年
7 蒋桂斌;《印象·刘三姐》缘何成为文化产业“范本”[N];中国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倩;《印象·刘三姐》有五个“好”[N];桂林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昆邋通讯员 于敏;《印象·刘三姐》:文化产业的成功范本[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谢振华;狮城春晚,“刘三姐”挑大梁[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安东;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品牌营销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宾昕;刘三姐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与构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韦湘云;“印象·刘三姐”与社区经济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55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15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