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流的策略研究
[Abstract]:Belt and Road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China 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In this proces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which relates to the quality and speed of Belt and Road's strategic construction. In the socio-economic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various friendly countries on the Silk Road between Central and Western Asia,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link and carrier, and only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bstacles in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is need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lobal sprea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overall ri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can b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新疆少数名族语言使用与语言适应情况调查研究”(11CYY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亚主流报刊媒体的中国形象研究”(14CXW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亚地区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研究”(11XJJC740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潭;“中日韩文化交流与互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当代韩国;2000年01期
2 黄意明;新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我们的选择[J];华夏文化;2000年03期
3 蒋伟明,薛克翘;中印文化交流五十年——回顾与思考[J];南亚研究;2000年01期
4 张静燕;小议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差异[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陈先元;跨文化交流的动因、趋向和形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东山;文化交流要保持主体地位[J];政工研究动态;2000年04期
7 陈漱渝;文化交流应趋利避害[J];党建;2001年09期
8 李春雷;关于文化交流问题的思考[J];华夏文化;2001年02期
9 李权时;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论文化交流[J];求是;2002年16期
10 闵惠泉;面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写在《文化间的交流》中译本出版之前[J];现代传播;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孝祺;洪捷;;拓展榕台文化交流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2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3 李北海;;关于加强中拉历史文化交流的几点想法——在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奇友;;扩大文化交流 增强自身实力[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叶朗;;在文化交流中展示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6 林被甸;;跨越太平洋:中国与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程德;;澳门举办“中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8 ;探索艺术规律 推动文化交流[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9 董盛;;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IC[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楼宇烈;;文化交流与文化主体意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英春邋顾艳;李屹会见欧洲哈萨克文化交流协会客人[N];新疆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王义才邋实习生 黄德新;日本关市文化交流代表团抵黄[N];黄石日报;2008年
3 记者 常振科;以文化交流带动经济交流[N];运城日报;2009年
4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 黄峻 本报记者 罗蓉婵 杨凡 采访整理;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增强软实力[N];云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次仁龙布 普布旺堆;雅砻物资文化交流节举行[N];山南报(汉);2010年
6 章雅丽 记者 邓腾;爱尔兰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来宜访问[N];宜春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曹静;文化交流的心态、姿态与动态[N];解放日报;2012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樊炜;文化交流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N];中国文化报;2012年
9 ;湖北·武汉台湾周成重要品牌 文化交流不断深化[N];湖北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曹静;共论文化交流与互动[N];解放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耀河;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民间文化交流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彤彤;“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武海波;跨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中美形象互构的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田鸿坡;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园园;构建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天桥”[D];山西大学;2015年
6 田春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反思[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黎;文化交流四要素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赵元根;21世纪韩中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赵书妍;16~18世纪的中意文化交流及其历史启示[D];河南大学;2006年
10 李巧茹;论蒙元时期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96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9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