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童年的“消逝”与“绽放”——电视时代与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8-10-26 15:39
【摘要】: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所提出的"童年的消逝"理论,主要分析讨论了电视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其理论是基于美国社会的实际状况提出的,但是中国学者对这一理论的引用和接受,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盲目性。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欠缺的儿童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得以明显建构。由于中国当代优越的社会文化体制,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所忧虑和批判的情形,在中国不可能形成主流。电视对于中国儿童而言,不是童年的消逝,而是童年的绽放。
[Abstract]:Neal Pozman, an American scholar,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which mainly analyze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elevision on children. The theory i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but the Chinese scholars' acceptance of the theory is universal and blind. As far as China's reality is concerned, after the rise of TV media, it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ldren's standard. The lack of children's right of choice, autonomy and discour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an be clearly constructed. Because of the superior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is impossible for Pozman to form the mainstream in China because of his worries and criticisms in the passing of Childhood. TV for Chinese children, not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but childhood blooming.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G229.2;G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自强;;论“儿童本位”论的合理性和实践效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张国龙;;战争话语中的儿童本位叙事和悲情想象——评《穿条纹衣服的男孩》[J];中国儿童文学;2010年01期

3 朱亚燕;;儿童本位,让情理共生——谈儿童文学类课文的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2年65期

4 黄慧慧;;论《波丽安娜》中的儿童本位意识与成人阅读[J];电影文学;2009年08期

5 杨昌江;;“非儿童本位的”优秀儿童文学——谈冰心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张江艳;儿童的乌托邦世界——由《小坡的生日》看老舍的儿童本位思想[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3年Z1期

7 濮美琴;;儿童文学定义研究探析[J];文教资料;2008年34期

8 史凤贤;儿童文学的创作方向[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9 杜传坤;;论现代性视野中儿童本位的文学话语[J];东岳论丛;2010年07期

10 常丽洁;;试论周作人《儿童杂事诗》中儿童本位思想[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梅;;儿童本位:少儿电视剧“寓教于乐”的关键(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浦漫汀;回归儿童本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解放儿童》一书作者 刘晓东;我们为什么要解放儿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庄斌;儿童小说写作的“过本位”现象[N];文艺报;2007年

4 黄越;儿童文学 多一点“儿童本位”[N];光明日报;2000年

5 ;儿童文学学科:亟需从“编者”时代跨入“著者”时代[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朱自强;梅杰:童书“识小”[N];中华读书报;2014年

7 徐安琪;新婚姻法体现“儿童本位”理念[N];法制日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章红雨;原创少儿书:“儿童本位”的胜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2 赵大军;儿童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诗;《开明国语课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斯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本位弱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房晔;呼唤“儿童本位”观[D];扬州大学;2015年

4 赵瑞;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5 王成国;儿童本位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6 孟亚楠;儿童本位观与绘本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年

7 陈霞;论童话英汉翻译中的儿童本位原则—兼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译本[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婕;儿童文学教育视阈中的儿童本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董娟;基于儿童本位的课外阅读课外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敏玲;基于儿童本位视角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情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96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296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