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线性遗产的不同类型

发布时间:2018-11-01 16:41
【摘要】:线状遗产(Linear Heritages)是指遗迹本身呈现连绵线条形态的文化遗产,属于点、线、面这个空间形态分类标准下的类型;线性遗产(Sequential Heritages)是指由线状遗迹串联或沿线形边界排列的点线结合或点状排列的遗产,因其历史上某种内在的关系而被串联在一起;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则是由特定交通线路串联起来的一条呈线性分布的文化遗产的集合体,它主要服务于一个特定的文化交流或产品贸易目的,具有较长的历时性并形成了一种传统,同时跨越较远的地域空间成为跨文化甚至跨文明的联系纽带。线状遗产是构成线性遗产的基础,而线性遗产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成为文化线路。
[Abstract]:Linear heritage (Linear Heritages) refers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which the relic itself presents continuous line shape, which belongs to the type of spatial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point, line and surface. Linear heritage (Sequential Heritages)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dots and lines arranged in series or along the line boundary,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because of some inherent relationship in its history. (Cultural Routes) is a collection of linearly distributed cultural heritage connected by specific traffic lines. It mainly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of cultural exchange or product trade. It has a long diachronic character and forms a tradition. At the same time, crossing the far regional space becomes the link of cross-culture and even cross-civilization. Linear heritage is the basis of linear heritage, and linear heritage can become a cultural line if certain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分类号】:G1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明;胡希军;熊辉;;论我国农村文化景观及其建设[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年02期

2 王和平;赵玉秀;;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毛志成;;当前的“文化类别”及其他[J];文学自由谈;2009年06期

4 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J];东南文化;2010年02期

5 赵士林;;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景观[J];粤海风;2010年03期

6 刘阳;;“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面观[J];中华建设;2010年06期

7 ;南京文化景观揽胜[J];民主;2011年11期

8 刘红纯;;文化景观基础性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J];风景园林;2012年01期

9 张莉;;浅谈文化景观的内涵和现实意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10 方明;李晟;王宽;;谈衡阳市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变化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湛;田建华;;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3 霍晓卫;孙yN曲;张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文化景观的保护探索——以临海巾山、东湖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4 李晓黎;;景观与精神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整合的无形价值[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赵智聪;;“削足适履”,抑或“量体裁衣”?——中国风景名胜区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概念辨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智聪;;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文化景观清查项目评述[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王晓文;;试论福建的可持续发展文化[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殷国明;;欲望都市:女性诱惑与流行文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卢一华;;文化体验型绿道模式探索——以礼佛亲海绿道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固原市文体局总支书记、副局长 张志忠;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对策[N];固原日报;2008年

2 薛世君;“名人故里之争”争的是伪文化[N];广州日报;2010年

3 秦岩 王衍用;如何认识世界遗产中的文化景观[N];中国旅游报;2012年

4 张文燕;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有临终关怀[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3年

5 本报评论员 褚清源;学校文化现象观[N];中国教师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陶世安;文化遗存保护亟待加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曹学文 韩燕平;旅游文化景观的构成及特点[N];中国旅游报;2007年

8 曹学文;文化景观分类及其内涵浅析[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李四平;大学文化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赵振杰邋张海涛 芦瑞;让历史告诉我们文化的价值[N];河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杰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廖嵘;非物质文化景观旅游规划设计[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学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D];武汉大学;2010年

4 赵智聪;作为文化景观的风景名胜区认知与保护[D];清华大学;2012年

5 吴卫;游客视角的文化景观与地方性认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9 胡晓岚;文化史视野中的美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10 于茜虹;商业街的传统文化属性与魅力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炎;东西方游客对中国文化景观的符号认知差异[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刘燕菁;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构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晓娜;洛阳文化在语文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武肖敏;明清时期重庆地区山岳文化景观地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樊欣欣;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勇;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孙盟盟;回族文化变迁、整合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8 陈慧萍;常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成因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5年

9 宋博;文化软实力视角下大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10 张娟娟;回族文化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04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304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