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后工业时代语境下白鹭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05:03
【摘要】:白鹭古村不仅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还保存着千形万态的民间民俗活动,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戏剧,巧夺天工的民间美术、手工技艺等,以及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河戏还被收录于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珍贵的财产,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白鹭古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白鹭古村甚至客家人的社会文明、艺术文化的历史辉煌,亦体现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的客家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这一方水土的孕育中形成和发展了鲜明而独特的地域文化。而村落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生长、繁荣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如今,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重新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也陆续展开,美丽乡村亦是包含在美丽中国计划中的基本步伐。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要实现生态环境美、物质生活美,更如习总书记的“记乡愁”,文化、精神因素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内涵。而村落中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的文化、精神基因,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
【图文】:

古村,白鹭,客家,金砖


鹭古村注重耕读传家,村中曾出过 3 位知府、6 位知州、2 为进士、17 为举人、几百位秀才等,文化底蕴极为丰厚。白鹭古村靠山依水,月牙形的布局亦是遵照客家建筑的风水理念,其民居建筑形式为天井式。直至今日,白鹭古村里仍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文物,其中遗存有中国第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堂王太夫人祠(如图 1-2);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如图 1-3)等,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也是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白鹭古村不仅是明清建筑聚集地还是红军革命的根据地,毛泽东同志曾在白鹭古村福神庙中开过军团会;白鹭古村葆中堂也曾是红军医院的遗址(如图 1-4)。在 2006年,白鹭古村被正式列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村。图 1-1 白鹭古村Figure 1-1 Ancient village of Bailu图片来源: http://www.sohu.com/a/138795800_231145

古村,白鹭


第二节 白鹭古村社会维度自然生态环境给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生态场则给人类提供了成为“人”的升华基础,使之能够脱离一般动物界而成为万物的灵长。[23]人具有社会性,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没有一个个体能够脱离社会,不论单个族群如何隔离其他族群,还是会产生某种社会关系。客家人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段不断进行迁徙的移民史(如图 2-4),自西晋末年到清太平天国时期,或因战乱或因灾荒等各种原因,大批中原人陆续向南迁移到赣闽粤边区。一方面,为了防御迁移过程中追兵、原住民等外敌的捕杀与进犯,另一方面,基于山区自然环境的恶劣性和野兽的侵扰,客家人在选址图 2-3 白鹭古村建筑Figure 2-3 Ancient village architectureof Bailu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贞;;论白鹭古村落的空间环境与发展保护[J];青年文学家;2013年14期

2 李me;;非遗生态场的整合与“一村一品”观念——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传承[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05期

3 张朝枝;马凌;王晓晓;于德珍;;符号化的“原真”与遗产地商业化——基于乌镇、周庄的案例研究[J];旅游科学;2008年05期

4 钟福民;;论赣南客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以赣县白鹭村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晓亮;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雕塑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

2 侯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3 邹沁园;泰滇两地乡村手工艺“一村一品”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4 左玉兰;非物质文化影响下的豆村传统村落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石淑丽;梁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色(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共生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1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2621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3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